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兵团要闻 >> 详细内容
展示艺术风采 促进民族团结——“走进新疆——全国民族大团结雕塑展”在可克达拉市开展侧记
发布:2019-06-14 来源:第四师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ice  浏览量:508 

本报记者 陈重武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雕塑的《丝路花香》,塑造了三位古代女子骑马踏春的情景,展现了人们对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所以命名为《丝路花香》,既表达了我们可克达拉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要倡导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也体现了可克达拉作为中国薰衣草的故乡,要用以薰衣草为核心的香文化展现出丝路沿途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6月11日,可克达拉市图书馆馆长李娜向前来参观“走进新疆——全国民族大团结雕塑展”的观众介绍道。

6月3日至7月26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师市党委宣传部协办的“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之“走进新疆——全国民族大团结雕塑展”在可克达拉市图书馆展出。

这也是中国美术馆大型雕塑展跨越大半个中国,首次走进新疆、走进兵团,在可克达拉市展出。此次雕塑展共展出作品200余件,其中有来自中国美术馆的60件雕塑藏品,以及全国20多家雕塑专业院校、创作单位艺术家的140余件雕塑作品。整个雕塑展以具体、抽象、意象、象征等表现形式展现各民族同舟共济、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喜庆与喜悦、自信与自豪。同时,全面反映了56个民族的不同风采与鲜明特性。200余件雕塑一同展出,体现56个民族团结一致、互助共勉,共同奏响新时代的文化强音。

自开展以来,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截至6月11日,前来参观游客就已超过一万人次。一件件生动鲜活的雕塑作品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市民驻足欣赏,在展现艺术美的同时,也为参观者上了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

在展厅里,专程从七十五团赶来参观雕塑展的退休教师肖凤玲给小孙子仔细讲述每一尊雕塑蕴含的意义。肖凤玲告诉记者:“来可克达拉市看雕塑展,不仅让孩子直观地接受了民族团结教育,以及雕塑艺术的内涵和魅力,还让家人更真切地感受到可克达拉市‘以文化城’的独特魅力。”

6月6日,师市机关多部门和单位邀请六十四团十九连“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结对亲戚参观雕塑展后,师市民政局干部田晓娥的结对亲戚外力高兴地说:“今天很高兴和我的亲戚参观雕塑展,进一步加深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更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可克达拉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海敏,在一尊《欢乐颂》雕塑前停留良久,他对记者说:“你看雕塑中的各民族同胞双手向上,手拉着手围成一圈,是在为未来加油鼓劲啊!”在谈到参观后的感想时,姚海敏说:“看了这些作品特别震撼,对我个人在促进民族团结工作方面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今后我将加强民族团结,做一个民族团结的模范,为可克达拉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民族大团结作为新中国美术主题创作的重要主题,凝聚着几代艺术家的民族情感和时代关怀。《大草原》雕塑是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作品,是巍然磅礴的大写意塑造,用博大雄浑的体积展现了大草原养成的蒙古汉子的坦荡豪放粗犷,表现了大自然的伟大厚重。

《初雪》是艺术家窦昊的作品,它表现的是初雪时分,古老游牧民族柯尔克孜族饱经风霜的老人,头戴毡帽,伴着心爱的猎鹰,传递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融的情感,在展现民族风情的同时又塑造了形式语言的丰碑。

冷天明创作的《援藏复明》雕塑作品,生动表现了重见光明的藏族老阿妈与援藏医生依依话别的场景,雕塑将不舍与感激瞬间凝固,深远表达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深沉的感情。

……

6月3日,开展当天,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在这一件件作品面前,对前来观展者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安远远告诉记者,新疆是多民族聚居融合地区,在可克达拉市举办此次作品展,就是希望通过雕塑艺术,全面反映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民族风俗与友好关系,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气象,为可克达拉市注入文化和艺术的活力,让可克达拉市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如同吴为山在贺词中所说,“走进新疆——全国民族大团结雕塑展”在可克达拉市的展出,为支援新疆民族地区,推动兵地携手共建、互动,加强兵团先进文化示范区建设,推进民族团结事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些精彩纷呈的作品包含了56个民族,一个都不少,使民族大团结题材的雕塑创作再次得到传播,民族大团结的意义再次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