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兵团要闻 >> 详细内容
城镇化构筑维稳戍边新堡垒——回眸师市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2018-06-22 来源:第四师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admin  浏览量:459 

本报记者 赵爽 通讯员 董园园

“我来的时候不满19岁,今年都已经78岁了,可以说我跟七十三团一起‘长大’。七十三团城镇化建设确实好,你看现在道路两边的绿化,还有这一栋栋小别墅……谁能想到我来的时候,七十三团还是戈壁荒滩。”6月15日,七十三团退休职工薛梅香感慨地对记者说。

改革开放40年来,师市加快城镇化建设,团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一条条柏油马路如丝带般连着家家户户,一幢幢小别墅散落在青山绿水间,一盏盏独具特色的路灯交相辉映,一座座风格迥异的住宅小区令人流连……职工群众好比生活在城市里。

以高标准推进城镇化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历届师市党委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坚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抓实抓好,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于城镇化建设的投资比例和总额也逐年提高。

1978年,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全师建筑业产值仅为1402万元,占当年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0.7%;1988年,全师建筑业产值6344万元,占当年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11.7%。

“十一五”时期,全师仅城镇化建设的投资就达到18.46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2.1%;到“十二五”时期,师市继续加快实施城镇化建设,以职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主的住宅小区全面实施,团部广场、通团通连营区道路、医院、学校和幼儿园、18个团场学校塑胶体育场等“民心”工程,累计投资168.46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8.7倍。

2015年4月12日,可克达拉市挂牌成立。3年来,可克达拉市坚持城市功能分区与组团发展理念,坚持在水、绿、文化上做文章,道路不断延伸,不同建筑拔地而起,各类项目签约落地……

3年来,可克达拉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目前,城市一期管网工程全部完工,给水厂正式运行,七一七大道等34条主次干道建成通车,“四馆”等功能性项目及29个市民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城市建设发展基本实现了“三年有模样”,为“五年大变样”夯实了基础。

七十三团退休教师阿尔根·买买祖玛说:“每天早上睁眼看看周围的一切,我就觉得生活在城市里。”这话是对师市近年来大力发展城镇化的最好证明。

城镇化建设走在师市前列的七十三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城镇规划设计院到团场现场勘测,规划设计了1.73平方公里“九宫格”式的城镇布局,9大方格构成的每一个小区体现中国文字元素,方方正正,凸显小城镇的品位和品质,让住在这里的人幸福感显著提升。

“2011年,团场只有4栋楼房,一条街一个馕能滚到头。如今,五纵五横的道路,还有大广场,可乐坏了我们这些爱跳广场舞的人。”七十三团退休职工姜云秀开心地说。

这一组组数据是对团场城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职工幸福指数一路“飙升”的最好证明。

如今,走进可克达拉市,一个个已经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正在储备潜能,集聚后劲,迈出可克达拉市新一轮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步伐。

走进师市各团场,看着一栋栋样式别致的楼房,一条条宽阔笔直的道路,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绿景,人们都会不由地感叹,这是城镇化建设大手笔带来的巨变。

以高起点编制城镇规划

师市城镇化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2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5年,师市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口不断集聚,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师市党委牢固树立“富规划、精建设”理念,始终以科学规划为城镇建设的“龙头”,坚持规划先行。师市科学编制《师域城镇体系规划》,着力构建可克达拉市、垦区中心城镇、一般团场城镇、中心连队居住区为发展节点,与地方县镇职能互补的师市特色城镇体系,科学定位团场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导向性。

在推动城镇建设进程中,师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搞好给排水、供电、供热、道路、垃圾处理等配套工程,逐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大力实施环境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全面提升城镇服务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六十九团个体户刘潇临说:“这几年团场城镇面貌变化特别大,从外地来的游客也多了,仅今年端午小长假,六十九团香料示范园景区就迎来数百名游客,我们的收入也大大增加。”

六十九团坚持以规划为指导,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先后邀请疆内外10家科研院所完成团域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农业规划和服务旅游业发展规划等5大规划和16项专项规划,在“水”和“绿”上做文章,做好引水入城工程,建设一座“房在水中生,人在花中走”的生态城镇。

师市围绕“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科学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建筑色彩、景观轴线、节点地标等。强化规划刚性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着力打造成本低廉、容易维护、宜居宜业、精致精美的城镇,让职工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师市坚持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完善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建立部门协同、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提高人性化、科学化管理水平,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质量和品位。先后完成了18个团场的团域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以及30余个连队居住区规划。六十二团、六十九团、七十团、七十一团、七十二团、七十三团等8个团场相继入围兵团首批特色团镇名单。

以产城融合加快城镇化发展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师市注重产业的聚集与提升,使产业聚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强劲支撑。

目前,师市除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外,还有霍尔果斯口岸工业园区、金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可克达拉工业园区3个兵团级园区,以“一区三园”为载体,加快形成产业梯次摆布、功能相互补充、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各团场因地制宜发展城镇工业、商业等,把城镇建设成为吸纳团场劳动力的“蓄水池”、主导产业发展的“聚集地”。

六十二团围绕“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理念,着力实施西扩南联战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努力形成“一心、三轴、三区、五节点”的格局,通过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美化城镇景观等措施,促进人口、产业、公共资源向城镇集聚,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六十二团青年朱焕章与朋友筹集资金在团中心商业街开了家麻辣烫面店。他说:“看到团场现在建设得这么好,职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才决定去内地学习,开了这家连锁店。”

六十四团近年来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建起了可克达拉农贸市场和商业街助力打造商业平台,提高职工群众三产服务创收水平。目前,该团有个体商户700家,带动近2000人就业。

六十四团个体商户梦娜是团场城镇化建设的受益者之一。“十二五”期间,她抓住团场城镇化迅猛发展、人流聚集的契机,在团部人气最旺的地段开了一家精品店,生意红火。2015年,梦娜在团部新建的阳光小区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楼房,仅装修就花了10多万元。

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人口、产业、资源向城镇集聚,城镇正逐步成为丰富维稳戍边内涵、弘扬军垦文化、转变职工群众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奋进的四师可克达拉市,正以城市建设为强力支撑,描绘着大发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