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可克达拉讯(记者 朱远乐 通讯员 刘雪峰)5月22日,六十四团十一连群众艾山江·吾斯曼江与妻子正在棉花地里进行定苗和锄草作业。艾山江·吾斯曼江说:“以前只有到秋收才知道棉花能卖多少钱,每亩地能赚多少钱,今年签了30亩地的种植合同,知道保底收购价格后,我现在只管一心一意种好地,想办法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就行了。订单种植亚克西!”
六十四团十三连党支部书记贺利斌说,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取消“五统一”后,职工成了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这些都是职工说了算。但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第一年,连队大多数职工对独立进行农业生产心里都没底。在这种情形下,师创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生产市场化中的引领作用,与连队职工群众面对面对接,签订种植合同,有效促进了职工群众尽快脱离以往团场“保姆式服务”,使其逐渐适应改革带来的新变化。订单种植不仅给职工群众吃了“定心丸”,同时也有力地推进了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步伐。
去年11月开始,师创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结合国企改革,积极谋划,大胆创新,组成调研组深入团场、连队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摸底,制定最大限度的惠农利农政策服务团场农业生产,为师市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助力。该公司子公司创锦棉业有限公司、创锦农资有限公司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服务“三农”的优势和作用,采取联合服务的形式,制定出台籽棉定价收购、棉款按期兑现、农资提前垫付、技术跟踪服务等多方面的惠农利农措施,其中对签订订单的棉花种植户每亩垫付400元农资,减少职工群众农业生产负担,同时对困难职工采取“多户联保”方式进行垫付农资,确保农业生产不掉一户,全力以赴保障师市春耕春播生产。创锦农资有限公司成立技术服务部,积极与连队“两委”沟通,选派技术人员到连队,以知识讲座、疑难解答、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作物疫情防治、科学施肥、高效田间管理等生产技术服务,为职工群众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师创锦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路疆庆说:“企业作为师市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必须积极主动融入到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切实保障职工群众农业生产正常开展。”
据悉,截至目前,师创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与职工群众签订棉花种植合同15万亩,为职工群众垫付农资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