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岩 通讯员 汤本飞)12月1日,记者从师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师市围绕“稳粮、强畜”的农业结构调整方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农业产值预计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种植业32.7亿元,果蔬园艺业27.6亿元,畜牧业27.6亿元。种植业、果蔬园艺业、畜牧业三大产业比重达到37.2∶31.4∶31.4,初步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农产品加工产值预计完成120亿元,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1.3∶1。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的力量。师市今年种植的11.22万亩棉花经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专家测定,白棉三级以上、平均长度、平均马克隆值三项指标位居兵团9个植棉师之首,靠的正是科技的力量。每年播种时,四师棉花基地万亩棉田成方连片,一台台播种机驶过,培垄、铺设滴灌管、铺膜、精量播种等作业程序一次完成。装备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精量播种机实现无人驾驶,直行准确率1公里内误差仅为3厘米。如今在师市,激光平地作业、飞机航化作业、卫星定位作业这些科技味十足的作业方式,早已不是新鲜事。
师市农业局对18个团场的春耕春播、田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实行领导负责制,完善植保管理制度和奖罚制度,充分发挥病虫害测报站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虫害田间发生基数。召开病虫害防治、农作物关键技术等田间管理现场培训、诊断会12次。同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今年下达任务8.8万亩,完成率100%。
在畜牧业发展方面,师市加大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筹措项目资金、兴边富民行动项目资金、镇江援建资金等用于支持畜牧业产业发展。通过构建畜牧业良繁体系、饲草料体系、防疫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使牲畜存栏和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品种改良工作稳步推进,畜产品安全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打造以巴口香创锦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畜牧业全产业链,推行“龙头企业+团场(基地)+农户”的利益共享运作机制,有效带动团场职工群众增收。积极引导畜牧业朝绿色方向发展,推广高效实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模式,增加种植业有机肥的利用,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成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实现种养优势互补和良性生态循环。预计到年底,牲畜存栏数可达117.3万头(只),同比增长4%。肉、蛋、奶总产量分别可达6.7万吨、2.03万吨和8.8万吨,年均增幅分别为6%、10%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