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兵团要闻 >> 详细内容
砥砺奋进的五年之民政篇(五):师市民政社会救助工作五年综述
发布:2017-10-02 来源:第四师  作者:师市民政宣  编审:admin  浏览量:481 

砥砺奋进的五年之民政篇(五):

健全完善救助体系 织密保障兜底网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师市民政社会救助工作五年综述

927日,家住六十六团十八连的41岁的周海星哽咽地说:“多亏了民政部门提供的帮助,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原来,周海星有三个兄妹都有精神障碍,一直都需要花费大笔的医疗费用。2003年,他们的父亲刚刚过世,家里失去了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种植的果园又遭遇了冻害。背负着养活三个兄妹的重责,还有每天需要接送幼儿园的孩子,虽然已经硬着头皮每天干12个小时建筑活,但仍然入不敷出,家里逐渐揭不开锅,这一切都让周海星喘不过气来。2007年,团里民政部门给他们落实了低保救助金,到2017年,三个患精神重疾的兄妹已先后住进了师精神康复中心,救助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这彻底让周海星放下了沉重的思想压力,他鼓起信心在该连承包种植鲜花大棚,目前两个孩子一个已经上了大学,一个正上高三,这让他的人生看到了希望。这正是师市民政系统社会救助工作的一个缩影。

十八大以来,师市民政系统先后深入开展“学精神、转作风、求实效”,“三深入、三转变、三提高”,“讲法治、履职责、重实效”,“六精六创”主题活动,坚持“十化”建设,着力保障民生、拓展服务、彰显职能。2012年至2016年,共保障低保对象6252/年、1.29万人/年,累计低保支出1.85亿元,低保标准从每人263/月提高至每人380/月,不断加大了对低保人员的救助力度,做到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中主动作为,树立了“为民爱民”民政形象、赢得了职工群众口碑。

各级党委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

各级党委积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

师市民政系统不断创新社会救助机制,完善社会救助政策,规范低保管理,提升保障水平。始终坚持“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社会化发放”的原则,强化制度落实,坚持“一栏三公开”等制度;强化程序管理,做到精准救助、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强化监督机制,不断扩大群众参与度,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透明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资金使用管理合规,并且将保障水平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全面保障特困群体基本生活。

家住六十一团园林三连的54岁职工马洪山,过去一直靠养殖、打零工为生,2012年开始种植了25亩地桃园,但由于缺乏种植管理技术,地里投入成本太高,桃树苗需要约4年生长才能结果,这让他一下陷入了临时性贫困。该团民政部门了解情况后,及时伸出了援手,以每月600元的救助资金帮助了他。五年过去了,现在的马洪山早已经脱了贫,主动退了低保。他告诉记者:“当时没有了收入,地里还要不断投入,孩子也要上学,真的不知道生活该怎么过下去。多谢党的好政策,帮我在最绝望的时候度过了难关,这几年,通过种桃树,家里的经济状况缓了过来,目前已经过上有车有房的生活。每年我还趁着农闲,到内地去旅游,也乘机看看内地果园的发展,争取让自己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师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低保家庭开展入户走访活动。

师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低保家庭开展入户走访活动。

五年来,师市民政系统深入落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临时救助实施办法》,不断强化临时救助,加大救助力度,坚持制度管理,加大部门间救助信息共享力度,提高甄别救助对象的能力;坚持阳光运行,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坚持政策保障,重点救助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职工群众,突出及时救助,实现救助经常化。2012-2016年,师市民政系统共临时救助困难家庭3.9万户次、9.5万人次,拨付临时救助资金3341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让其中不少人重新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今年开春,六十九团九连贫困职工孙伟收到团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巧云送来的3000元“爱心专项基金”。孙伟激动地说“非常感谢团领导来看我,我一定配合治疗,积极面对生活。”

原来,孙伟20164月查出患有肺癌,让生活本就艰难的他雪上加霜。连队党支部在得知孙伟的病情后,积极帮他申请团场“爱心专项基金”,并在生产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照,帮他解决实际困难。多年来,六十九团民政部门积极践行“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2015年建立的“爱心专项基金”,共收到“爱心专项基金”近15,支出7万余元,共为25户急需救助的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75团精准实施助医、助学救助工程。

75团精准实施助医、助学救助工程。

  师市民政系统坚持多措并举,以制度化为引领,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和资助参保同时发力,着力规范程序,强化监督,着力缓解困难患者就医难题,助力困难患者。医疗救助政策制度化,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救助,统筹解决困难患者就医难题;救助程序制度化,严格执行申请发放救助资金的工作流程,规范程序,严把关口,确保医疗救助规范有序进行;救助管理制度化,严把救助对象审核关、救助金额测算关、严把救助资金发放关;救助监督制度化,公开救助政策、申报程序、资金使用情况,设立举报电话,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制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确保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医疗救助。2012-2016年,实施特困群体医疗救助51782人次,投入医疗救助资金3337.9万元。

7月23日,江苏丹阳市慈善总会、丹阳汽车零部件商会一行来到七十五团,开展了爱心助学捐助仪式。此次捐助将分别向该团25名受助帮困学生,每人发放了2000元的助学金。

该团中学学生苟跃豪家庭贫困说:“作为受助的学生,我非常感谢在这里向我们捐助的爱心人士,我们一定要常怀感恩之心,把社会的关爱化作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努力进取,顽强拼搏的动力,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这只是师市民政工作中慈善救助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困难群众在慈善超市选购生活日用品。

困难群众在慈善超市选购生活日用品。

师市民政系统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争取慈善项目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2012-2016年,先后实施了“关爱健康”“助医项目”“聚善源爱心水站”“贫困儿童奶粉捐赠”“聚善源家庭直饮水”“慈善关爱进医院”“援疆助学”“孝心敬老”“先心病儿童救助”等项目,实现捐赠款物价值合计518.2万元。师市民政系统还组织向四川庐山地震灾区捐款93.4万元。29家慈善超市管理规范化、救助常态化,累计接收捐赠物资价值300余万元,救助困难群体6.9万余人次,社会力量济贫助困作用得到彰显。73团先心病患儿哈萨克族小姑娘娜孜叶热柯·托胡大白克2015年接受了由兵团慈善总会开展的“先心病儿童救助”免费手术,如今天真活泼的她快乐地与汉族小朋友们一起在金琪珊双语幼儿园玩耍。

五年来,师市民政系统统筹救助力量,精准救助到位。科学整合低保救助、临时救助、灾民救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特困供养“六位一体”社会救助资源,注重相互衔接、综合发力,精准救助,着力织密民生保障兜底网。2012年以来,师市民政社会救助兜底精准扶贫对象3638户次、13045人次,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2704万元,实现精准扶贫对象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兜尽兜,全保障、全覆盖。各级广大民政社会工作者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自觉践行“民政为民爱民”新理念,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最远一户困难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