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惠
金秋时节,丰收在即。9月11日至13日,由师市党委副书记、四师师长、可克达拉市市长丁憬带队的加快昭苏垦区和七十九团经济社会发展调研组一行,深入七十四团、七十五团、七十六团、七十七团和七十九团,下连队、进企业、走牧场、看项目、听汇报,详细了解团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宣传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精神,厘清发展思路,提振发展信心,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做好各项工作。
七十四团三连大蛇山正在修建的1500头能繁母牛标准化养殖场是调研的第一个点。这座总投资3016万元的养殖场,一期工程预计投资2000万元,引进500头优质生产母牛加快优质肉用牛的品种改良,以此推动团场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调研组对这项工程的快速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以成立牧业集团为契机,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职工群众收入水平,是师市党委针对昭苏垦区和七十九团实际情况而确定的畜牧业产业发展思路。今年以来,这5个团深入落实师市党委决策部署,纷纷制定出台畜牧业转型升级奖励考核办法,鼓励引导职工逐步走舍饲畜牧业发展道路。目前,七十五团新建的1500头生产母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正在抓紧推进,第一批200头高品质的安格斯肉牛已经购回;七十六团投资2343万元建设的同类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配套种植的1875亩青贮玉米、1000亩改良人工草场开始收获;七十七团投资1780万元的同类项目正在建设中,已投资540万元购进300头安格斯孕牛;七十九团投资200万元实施了滨盛牛羊马养殖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场基础设施改扩建项目,目前已存栏能繁母牛6024头。
在昭苏垦区和七十九团,不仅仅是畜牧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同样亮点纷呈。七十七团今年除了种植小麦、油菜等常规作物,还订单种植了3万多亩的20余种小杂粮、中草药等特色作物,将九连从牧业连队整体转型为以种植中草药为主的特色连队;七十五团种植的万余亩马铃薯平均单产超过3800公斤;七十六团完成高效节水灌溉2.9万亩,推进滴灌水肥一体化2.9万亩,各项作物产量均创历史新高;七十九团除重点提高制种玉米、甜菜、马铃薯种植水平,还做好十余种中草药等高端品种的推广种植,做好西梅、羊肚菌、树莓和蓝靛果的示范种植。
调研组认为,农业的发展一定要靠产业支撑,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七十五团天山雪马铃薯开发有限公司带动了该团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昭苏垦区其他团场和七十九团要学习借鉴这一成功的典型经验,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吸引有实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切实增加职工收入。
走进七十四团坡马公园,山水园林精品设计让人为之赞叹,而七十五团观光木栈道更是让田园生态花海旅游景观锦上添花,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旅游创收200万元左右。正在建设的七十六团九连民族新村、吐尔根河天河公园、七十九团寨口特色小镇……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隅宁静的港湾。
今年以来,昭苏垦区和七十九团在城镇建设上走“城镇化+生态旅游”的特色之路。七十五团投资500万元,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七十六团狠抓道路绿化工程,新植树木1500余棵,新增绿地30亩;七十九团投资42万元种植防护林1.2万棵,投资80万元实施滨河公园美化靓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6000平方米。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使职工群众的居住环境日益改善,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七十四团已落地招商引资项目2个;七十五团引资到位资金5700万元;七十六团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个,落地资金3700万元;七十七团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100万元;七十九团已落地3个项目,到位资金4200万元。
城镇化建设,是昭苏垦区和七十九团着力打造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按照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旅游精品小镇建设,这些团场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区功能配套、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强化镇区管理“四大功能”入手,全面提升建城戍边的理念,从单一的屯垦戍边向建城与屯垦“双重”戍边转变。调研组充分肯定这些团场的城镇化建设水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城镇建设要在旅游业和军垦文化的结合上狠下功夫,特别要注重绿化先行、规划为重。
今年是兵团深化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首战之年,在昭苏垦区和七十九团,强化学习、凝聚改革共识已蔚然成风。七十四团党委先后4次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12次召开职工座谈会,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兵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并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到地方考察,从组织机构、编制、职权清单、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目前,该团对所有单位基本情况都进行了认真摸底,认真扎实做好改革前各项准备工作。七十五团、七十六团对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整合已经拟定出初步的改革方案;七十七团、七十九团把学习兵团党委、师市党委关于深化改革的系列会议精神列入专题学习内容,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平台等媒体进行宣传引导,目前改革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调研组对5个团场深化改革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丁憬在与5个团场的基层干部座谈时谈到,党中央赋予兵团“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功能,引领新疆乃至于全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特殊使命,昭苏垦区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优势,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因此,改革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更是化解矛盾的睿智之举。只有以改革的思路、积极的态度推动各项改革,才能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凝聚共识,精准发力,师市聚焦加快昭苏垦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开展的一次精准把脉、科学谋划的调研活动,对于推动昭苏垦区和七十九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精准发力,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政策保证,必定把昭苏垦区和七十九团建设成为安居乐业、富饶祥和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