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兵团要闻 >> 详细内容
万里援疆写真情甘于奉献抒大爱——镇江市对口支援四师可克达拉市工作综述
发布:2017-09-04 来源:第四师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admin  浏览量:502 

本报记者 朱远乐 通讯员 张永

自2010年9月以来,一批批镇江援疆干部肩负着江苏省委省政府和镇江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满载着镇江人民的深情厚谊,从江南古城到西部边陲,从长江之滨到伊犁河畔,辛勤付出、积极奉献,用真情、实干谱写了一曲曲时代赞歌。

这些年,镇江市共安排援疆资金10.28亿元,实施援建项目130个(含子项目178个);镇江市对口支援四师前方指挥组在江苏省援疆工作考核中一直位居前列,师市多次被兵团评为援疆工作先进师;镇江市项目援疆、产业援疆和智力援疆工作多次获得兵团突出贡献奖,2015年获兵团援建方式创新奖。2015年6月,镇江前指受到兵团党委通报表扬,这在兵团援疆史上尚属首次。

倾心倾力推动发展 硬实力壮起来

一笔笔援疆资金深情注入,一座座新型城镇拔地而起,一项项民生工程惠泽百姓,一批批产业项目致富一方……镇江市的对口支援使沃野千里的四师可克达拉市改变着模样。

5年前,这里是戈壁荒滩,看不见一点现代化的产物,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5年后,这里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各类产业在这里聚集。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从无到有,以傲人的姿态屹立在祖国的最西端。

“没有前瞻的视角引领发展,就没有兵团分区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一切都源于高起点的科学规划。只有建设了大跑道,才能落下大飞机。”四师可克达拉市党委副书记、四师师长、可克达拉市市长、兵团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镇江市对口支援第四师前方指挥组组长丁憬说。

兵团分区采取援疆干部主政模式,开展“组团式”援疆。在援疆干部新理念的引领下、真抓实干作风的带动下,兵团分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五年任务、二年完成”,一批规模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新兴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2014年10月,兵团分区的建设受到刘延东副总理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她勉励兵团分区“要充分发挥在培育新兴产业、孵化高科技项目、聚集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将其打造成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推进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比翼双飞”。

目前,兵团分区已成为四师可克达拉市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经济总量、转变发展理念的一面旗帜,成为兵团参与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和向西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这些年,镇江前指坚持民生优先,拿出超过80%的援疆资金投向民生改善、职工增收、城镇化建设、教育发展等领域,高标准抓项目建设,推动四师可克达拉市民生水平大提升。

随着一项项民生工程的投入使用,一个个产业项目的投产运营,在各族职工群众的夸赞声中,镇江市援疆工作树起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真情实意传经送宝 软实力强起来

师市一批批党员干部奔赴镇江学习培训;一批批援疆干部、教师、医生来到四师可克达拉市,倾真情、洒汗水,展智慧、创业绩,变“造血”为“输血”,使师市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

镇江前指充分发挥援疆团队的专业技术优势和传帮带作用,着力推动师市管理、教育、卫生、农业、科技等领域人才提高技能、提升水平。

“镇江之行,所学所见,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眼界大开,在工作中不再拘泥于形式,而更注重创新和务实了。”七十四团政工办干部毛春芳感慨地说。

自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镇江市始终把人才援疆作为推动师市“三化”建设、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人才保障。仅第二轮援疆,镇江市就累计投入援疆资金2848万元,安排人才培训项目117个;培训注重向基层部门倾斜,向实用技术倾斜,向少数民族倾斜,全力为师市建设做好引才、育才、留才工作。

镇江市援疆医疗队来到四师医院工作后,以精湛的技术、优良的作风赢得同事和各族患者的赞誉。援疆专家忘我工作,以拳拳之心书写师市医疗事业新篇章。

七十一团承担了国家玉米大面积超高产科技援疆研究项目,创建了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田。2012年种植的6万亩玉米,创下了万亩单产1113.4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提高西北地区及全国玉米生产水平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一批科技援疆项目的引进与成功实施,提高了师市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有效调整、优化了师市农业种植结构,有效增加了职工收入。

人才队伍素质提升了,医疗教育水平提高了,工农业生产技术更先进了……援疆让四师可克达拉市的软实力越来越强。

尽职尽责忘我工作 大拇指竖起来

一批批镇江援疆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怀揣建设边疆的初心,不负镇江人民的厚望,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厚的民族感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夙夜不怠,全力做好援疆工作,受到师市各族职工群众的交口称赞。

援疆为什么?援疆干什么?援疆留下什么?这是每一位镇江援疆干部常常思考的问题。正是这几个问题,激励着他们竭尽全力、忘我工作,把辛勤的汗水洒在伊犁垦区大地,孕育出朵朵鲜花。

在江苏省对口支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前方指挥部的14个工作组中,镇江前指的情况比较特殊,资金盘子“最大”,新建项目“最多”,单体项目“最大”,干部人才“最多”,战线“最长”,招商引资任务“最重”,援疆干部兼职“最多”。

“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先进个人”、江苏“时代楷模”、“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兵团优秀援疆干部”、“四师可克达拉市优秀共产党员”、“镇江市优秀共产党员”王华,是镇江援疆干部的优秀代表,成为江苏省及所有援疆干部学习的榜样。他的一件件感人的事迹,正激励着第三批镇江市援疆干部继续前行、勇攀高峰。

5月27日至28日,镇江前指组织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开展“重温戍边史、学唱兵团歌、学跳新疆舞”主题活动,加深大家对新疆、兵团,尤其是四师可克达拉市的了解,感受兵团精神和军垦文化,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镇江前指副组长、可克达拉市副市长王为华说:“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聚焦发挥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三大功能,以‘明确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发挥三个作用、强化四项要求’为工作主线,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主动的担当意识、更加扎实的工作举措,在推动四师可克达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奋力打造镇江援疆工作的新丰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镇江市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下,在师市各族干部职工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四师可克达拉市各项事业必将开启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