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爽 常驻记者 姜红莲 实习记者 苗华溢
五月的伊犁垦区,阳光明媚,鲜花盛开。恰逢自治区第35个民族团结教育月,这让伊犁垦区的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绚烂夺目。
2016年11月7日,师市“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正式启动。半年多时间里,师市各单位、各部门党员干部纷纷与各族职工群众结对认亲,并带动师市各行各业掀起了结对认亲的热潮。
截至2017年2月底,师市全面完成结对认亲工作,10146名干部职工与9127户家庭结对认亲。此外,师市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43家企业结对认亲65户家庭。各族干部职工结对认亲情真意切、走亲问亲互动频繁、爱亲帮亲氛围浓厚,到4月底,参与走访见面的干部职工已累计达36270人次,走访各族职工群众30468户次。参与为各族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的干部职工达31451人次,办实事好事8876件,惠及各族职工群众26932户次。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举办各类主题活动2136场次,参加干部职工27053人次,运用电话、微信、QQ聊天互动交流万余人次。
以上率下 全方位推动
半年来,师市按照实施方案扎实稳步推进结对认亲工作,编印下发《四师可克达拉市“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工作手册》,制作结对认亲连心卡、联系卡各1.2万余册。
在很短的时间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便在师市上下全面铺开。伊犁河谷、昭苏高原、巩乃斯河畔全面掀起结对认亲热潮,形成了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一般干部踊跃跟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干部群众热情高、交流广、获得感强的生动局面。
5月13日,六十四团十九连办公室门前热闹非凡,连队各族职工群众和亲戚们欢聚一堂。由师市科技局、民政局、统计局,师市“访惠聚”第五工作队共同举办的“感党恩、倾真情、亲人聚”联谊活动正在举行。职工阿依古丽·买买提说:“我们要心连心、手拉手,把我们的民族大团结永远保持下去。”
5月15日,对于六十七团八连职工木萨拜·萨拉都来说是个好日子,这天他的结对认亲妹妹、来自师农科所的干部曹晋霞要到他家做客。一大早,他妻子美迪香拜·喀尔汗就开始收拾房子,迎接妹妹的到来。
木萨拜·萨拉都的儿子2008年因交通事故去世,他和妻子成了失独老人,无依无靠。今年3月初,木萨拜·萨拉都不幸遭遇车祸,腿部骨折。曹晋霞得知消息后,专程开车给他送来了牛奶、水果等慰问品。这次走亲戚,她还专门送来了一个坐便椅给木萨拜·萨拉都。
木萨拜·萨拉都说:“我这个妹妹隔一两天就要给我打一个电话,问问我身体情况怎么样,贴心得很啊!”
迅速行动 花开遍地红
自师市“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各团场、各单位迅速行动,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师市在《伊犁垦区报》和广播电视台分别开设“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专栏、专题,大力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推进情况、实际效果,大力宣传和弘扬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刊播“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相关稿件300余篇(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现在外头干活的呢,一天120块钱,媳妇在连队搞环保绿化,一年挣3万多块钱,我要谢谢我的亲戚妹妹,她帮助我盖起了新房子,生活越来越好啦。”说这话的是六十七团五连35岁的哈萨克族贫困青年勤克努尔·伊音别尔干,他口中的亲戚妹妹是该团绩效办工作人员吕亚丽。
勤克努尔·伊音别尔干腿部残疾,家庭困难,靠低保金维持生活。今年有了吕亚丽的帮助,他每天外出务工都有100多元的收入,生活已经大不一样了。
40岁的加安乐·开曼是七十一团七连群众,妻子无业,夫妇俩有3个孩子,一家人全靠他打零工维持生活,经济困难。2016年,连队为他划分了28亩扶贫地,他精心种植玉米获得高产,纯收入1.4万元。
今年3月,他的亲戚——七十一团副团长王玉华给他送来了价值3000余元的玉米种子,为他节省了不少生产资金。
七十一团九连是个少数民族连队,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占82%。2016年,团党委针对连队实际,筹资近百万元在九连建起了双语幼儿园,配备两名幼儿教师。双语幼儿园开办半年来,少数民族幼儿不仅能说流利的汉语,还能用汉语唱歌。这两天,孩子们正积极准备节目,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
丰富载体 情谊深且浓
师市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与“五共同一促进”创建活动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访惠聚”工作、住连管寺活动等相结合,并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延伸至地方乡镇。
4月20日晚,师市“访惠聚”驻七十九团牛场第十工作队接到群众电话,尼勒克县地方牧民家中的牛在电力公司七十九团分公司寨口水电站水库落入淤泥中,无法动弹。当天一直下着中量雨,水位猛涨,眼看夜幕降临,如果不及时将陷入淤泥中的牛救出来,等到天黑水位上涨到一定高度时,将加大营救难度。第十工作队与七十九团党委共同商议,采取紧急措施,由寨口派出所组织民警和工作队队员一起,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牛从淤泥中营救出来。
自“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以来,师市将六十二团金边博物馆、七十二团红军团纪念馆、七十四团钟槐哨所和七十六团“军垦第一哨”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接待兵地各族职工群众2000余人次;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宣誓活动300余场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550余场次。
4月28日,师市纪委、监察局、卫生局以及师医院组织人员来到六十一团园林四连,联合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上门服务献爱心主题实践活动。师医院派出了包括4名援疆医疗专家在内的8人诊疗组,为园林四连少数民族群众进行免费诊疗,并免费发放价值1500余元的药品,巡诊人数达200人次。园林四连职工居拉提·伊拉木江说:“今天专家来到家门口为我们免费看病,非常感谢他们。”
5月10日,七十一团医院医护人员邀请各自的结对认亲户来到医院,一起欢度护士节。护士长陈祥琳说:“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加深了我们与亲戚之间的感情交融,还进一步深化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意义。”
5月15日上午,七十团与伊宁县阿热吾斯塘镇阿热曼里中心小学开展了交流研讨活动,七十团选派两名优秀教师为这所学校的学生上了两节语文课和一节数学课,赢得了师生们的好评。
师市大范围、广覆盖地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为各族职工群众搭建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各族职工群众心与心的距离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感情日益深厚了。如今,伊犁垦区大地处处充满亲情和温暖。我们相信,各族职工群众在师市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心手相连,一起用心浇灌、呵护民族团结之花,使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