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兵团要闻 >> 详细内容
攻坚克难激发动能力求突破——2016年师市固定资产投资综述
发布:2017-04-05 来源:第四师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admin  浏览量:470 

本报记者 李惠 通讯员 朱飞

4月3日,记者在康盛房产售楼部了解到,可克达拉市首批住宅小区销售火爆,截至目前,已预订销售楼房1775套。这得益于师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精准有效。

2016年,师市进一步创新投资方式,精准有效促进投资增长,充分发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81亿元;全师人均生产总值6.73万元,增长16.5%。实现综合利润5.4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万元,增长9%;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万元,增长10%。师市各族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工业项目投资 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六十一团天伊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加工树上干杏、苹果、红枣、桃等果品为主的企业,年加工量上千吨。早在2007年,这家企业还是一个小作坊,年加工能力不足百吨。2011年,该团借助毗邻霍尔果斯口岸的优势,建设占地面积1600亩的阿力玛里产业园区,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步伐。2016年,园区坚持“相对集中、优化布局、要素配套、规模扩张”的原则,形成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园区发展格局。截至2016年底,共吸引19家企业入驻园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2016年,该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其中,用于工业的固定资产达到0.85亿元,占全团固定资产投资的24.2%。

阿力玛里产业园区是师市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个缩影。2016年,师市加快推进1个国家级园区、3个兵团级园区、5个师级园区发展,共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个,贷款8.42亿元。截至2016年底,“一区三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58亿元,入园企业97个,已投产61个,其中国家级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48亿元,入园企业33个,金岗循环经济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67亿元,入园企业43个,可克达拉市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亿元,入园企业19个。

师市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7.36亿元,同比增长7.3%。全年完成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2015年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七十一团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七十三团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厂技改项目等25个项目的建设,并实现顺利投产。南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0万吨全水溶性复合肥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一期)、可克达拉市纳米技术光电灯具、光电设备及配套产品建设项目、江苏沃德集团年产20万锭纱锭和年产3000万毫米蓝宝石晶棒项目,山东齐鲁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电动企业组装生产线项目等已累计完成投资34.6亿元。

农业项目投资 夯实筑牢增收基础

“前些年种水稻,将一亩分成三四个格田,既占地又增加种植成本。这两年,团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100亩地只需要三四个格田,成本降低了,收入提高了。”六十八团水稻种植户耿军提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感受颇深。

2016年,师市在农业方面的重点投资之一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六十八团为例,截至目前,该团8.5万亩水稻已有6.8万亩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彻底把职工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2016年,该团水稻平均单产750公斤,较上年提高了120公斤。

六十八团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师市加快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项目。2016年,师市以现代农业为目标建立多元化投资结构体系,新建高标准农田9.6万亩,新建5个“万畜精养”工程基地,师市2000元以上利润田达到12.8万亩,5000元以上利润园达到6.5万亩,1万元以上利润园(棚)达到6.1万亩。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2016年,师市在西线霍都公路沿线团场高效农业示范带,建设制种玉米、甜菜、棉花、水稻、香料等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示范基地,有效带动了师市及周边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加大林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新建“三优”果园1000亩,老葡萄园“厂”字型改造1万亩。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师市在制种玉米、甜菜、棉花等作物上全面推广模式化栽培,匀水匀肥技术进一步推广、精量播种技术全面铺开、滴水出苗和卫星导航播种技术全面推广应用,棉花降密度模式栽培得到认可,制种玉米机械抽雄栽培模式得到推广。

截至2016年年底,师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2.51万千瓦,同比增长5.7%。师市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8.38%。

民生项目投资 改善生活提高质量

生活在六十九团的职工群众提及小城镇建设带来的巨变,纷纷伸出大拇指点赞。在新建成的精品别墅区,七连职工汪华荣作为第一批入住的职工之一,正忙着布置新房。能住进3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别墅,汪华荣一家老小心里乐开了花。

六十九团建设科科员张喜介绍,2016年,六十九团本着“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投资上千万元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建设依渠观光带、实施沿街住房穿衣戴帽工程、大稻河景观工程,依河修池、引水入池,使团场面貌明显改善,职工群众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民生项目“加速度”,是师市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又一个重要举措。2016年,兵团下达师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1.34万户,其中公共租赁住房400户、棚户区改造1.3万户,新增发放租赁补贴1500户。项目任务重、工作量大,为保证完成任务,2016年年初师市与各团场签订目标责任书,师市建设环保局不定期到各团场督促进度、确保开工率。截至2016年11月25日,师市公共租赁住房开工402户,占计划的100.5%,面积3.5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340万元。2015年结转4028户,面积28.4万平方米,已全部复工,完成投资2.22亿元。棚户区改造完成13133户,占计划的101%,完成投资5.26亿元。新增租赁补贴已完成1500户,占计划的100%。完成农村安居工程1400户,占计划的100%,完成投资2100万元。与此同时,师市还早谋划、早实施,与兵团建设局沟通,积极申报2016年兵团第二批专项建设基金,解决棚户区改造资金不足问题,12个团场申报了2016年兵团第二批专项建设基金5.18亿元。此外,2016年,驻师单位节能亮化工程(第三期)按期竣工。师市农科所、伊犁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需要节能改造的老旧住宅已全部改造完毕,总改造楼房18栋,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总投资371.63万元。

师市党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确定,2017年将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173亿元,增长52%。这是一项硬任务,更是一场硬仗,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师市城镇平台、园区平台、产业平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随着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深入,师市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向广大职工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