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重武 实习记者 杨俊钦 通讯员 张红广)1月17日,记者从师市“访惠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2016年师市各“访惠聚”工作队,紧紧围绕“突出一个中心,抓好两个结合,力争三个突破”的目标任务,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师市16个“访惠聚”工作队驻连(村)以后,以换届为契机,严格换届程序,严肃换届纪律,推动连队、村委换届有序平稳进行。师市选派15名党性观念比较强的工作队队员担任所驻连队的第一书记,协助连队共同抓好连队党支部换届工作,强化换届纪律要求,积极主动参与连队党支部换届“两推一选”工作。
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师市各“访惠聚”工作队帮助基层党组织规范党内生活,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完善组织功能,使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得到成功转化,6个后进党组织排名升级。全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55名,使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第十二工作队队长张毅说:“工作队在连队的工作时间毕竟有限,我们希望真正在连队建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帮助基层党组织和连队干部从根本上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在驻连(村)期间,师市各“访惠聚”工作队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的理念,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通过入户走访,全面收集、梳理职工群众在教育、就业、就医、社保以及道路、饮水、用电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访惠聚”帮扶重点项目,把有限的民生项目资金用在了刀刃上。
各工作队充分发挥20万元专项民生项目资金撬动作用和派出部门行业优势和信息优势,积极争取“短、平、快”项目资金1852万元,实施民生项目96个。组织职工群众外出参观学习560人次,举办技能培训班840人次,结对帮扶32户122人,帮助职工、待业青年转移就业218人,着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现在,连队的道路平整了,路灯也亮了,晚上出行更方便了。”六十七团五连哈萨克族职工努尔波力高兴地说。师市驻六十七团“访惠聚”第七工作队争取项目资金330万元,完成五连、七连、八连5.6公里的道路硬化,把水泥路修到了职工群众的家门口,彻底改变了过去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一年来,师市各“访惠聚”工作队把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首要任务,紧密配合政法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访”“深入访”,共走访职工群众1.8万人次,配合开展“揭盖子”“挖幕后”工作35次,帮教转化重点人员16人。
2016年,师市各“访惠聚”工作队组建文体队伍24支,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89场次,参与职工群众达1.6万人次,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还举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培训40余次,参与群众达3000余人次,职工群众法制观念和感恩意识明显增强。
师市“访惠聚”第五工作队驻六十四团十九连以来,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不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先后出资5000余元,组织连队少数民族青年参加团场篮球、足球友谊赛,组织开展广场舞、服装展等活动,丰富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的生活,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友谊。
师市“访惠聚”第十六工作队驻霍城县三道河乡大柳树村配合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为村民办实事30件,制定的“1+3”精准脱贫措施(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劳务扶贫)被自治区“5个100”采用,还在兵团召开的“访惠聚”再动员再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为先进典型进行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