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远乐 通讯员 李胜)1月11日,记者从师市工信委获悉,去年师市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8.15亿元,同比增长7.8%;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3.2亿元,同比增长13.4%。
去年,师市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大,运行平稳,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师市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经济下行压力给企业带来的生产经营困难,适时召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工业现场会等会议,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市场拓展、要素保障、资源整合等方面对企业的扶持与帮助;研究出台金属硅企业用电优惠电价政策,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用电、原料和融资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成立专门机构积极推进伊力特煤化工50万立方米/日LNG、南岗化工100万吨/年水溶性肥料等产能转化项目的实施,制定水泥、煤炭等行业化解产能方案,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师市狠抓工业投资,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组织召开师市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座谈会,下发《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导向计划》等文件,围绕工业投资百日攻坚活动,全面落实“三个一”工作机制,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中节能二期20兆瓦光伏发电等8个项目基本完工,新疆道建能源有限公司循环经济一体化产业园金属硅生产线及配套发电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沃德公司蓝宝石制造项目和20万绽纺织项目等4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师市狠抓分类指导,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组织30家项目单位召开工业经济增长促进会,集中限时办结项目建设方面问题26项,与19个项目单位签订经济增长目标责任书,推动经济增长点项目按期投产;组织69家团场规模以上企业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座谈会,制定下发《工业百企升级行动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种类的企业采取不同措施,推动工业发展动能有效提升;组织开展工业“大干120天攻坚大会战”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师市狠抓企业管理,推动质量效益提升,组织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学天业、树标杆”达标对标活动,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保增长”措施;进一步深挖内外部市场潜力,积极推动企业利用国际市场“去库存”,通过“伊犁号”西行班列向俄罗斯等国发车10列,出口PVC1.38万吨;与铁路公司伊宁货运站对接4次,通过组织运费议价,降低重点企业运输成本;指导企业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实行精细化管理,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和用工成本,实现节本增效。
师市狠抓行业管理,加强对工业经济的调查研究,编制完成了工业、信息化、市场监管(质监)3个行业“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电力行业管理,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和企业用电需求;加大品牌奖励力度,对3家创知名品牌企业奖励83万元;促进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组织实施12个技术改造项目和5个信息化技改项目;组织各团场、企业开展工业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提升企业安全保障水平;加大信息化资源整合力度,推进“互联网+”建设,组织企业申报兵团信息化发展专项项目资金,推动师市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