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兵团要闻 >> 详细内容
党旗猎猎风帆劲——四师可克达拉市党的建设综述
发布:2016-10-25 来源:第四师  作者:伊犁垦区报  编审:admin  浏览量:517 

□本报记者 陈重武 通讯员 张红广

5年的风雨征程,党旗更加鲜艳。回首过去5年,师市牢牢把握“抓党建促发展”的主旋律,把各方力量凝聚在鲜艳的党旗下,重点项目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化面貌日新月异,现代化农业稳步发展,职工群众幸福指数快速提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绩。

自师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各级党组织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途径,全面统筹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师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夯实基础 筑牢发展根基

近年来,师市党委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为保证基层党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活动,师市党委将加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双十主体工程”,从2015年起实施党建强基固本工程,对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升级,新建9个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今年又投资600万元新建6个不少于800平方米的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

“以前,因为没地儿,我们最愁开会,参会人员没地方站。现在好了,开展活动方便了。”看着门前200余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和粉刷一新的连队党员活动室,六十四团十二连党支部书记吐利汗自豪地说。

师市党委要求各团场坚持严格标准、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为每个基层党组织落实2万元至5万元的活动经费。六十一团投入296.8万元为园林四连新建了总面积407平方米,集老年活动室、文化站、公共礼堂、卫生站等为一体的办公用房。

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是党员群众的带头人。近年来,师市党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严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突出优化结构、增强功能,选优配强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2014年,师市对32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使其全部转化,对8个基层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进行调整,配齐6个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开展“访惠聚”活动中,师市党委将“访惠聚”项目资金和专项经费纳入财务预算,2015年,投入400万元用于基层开展民生项目和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培训教育,带动团场配套等资金1616万元,实施民生项目47个。今年,又按每个工作组20万元标准,投入360万元支持“访惠聚”工作,结合精准扶贫、民生实事、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实施项目100余个,帮助转移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就业近千人,促进了民族团结。

建设队伍 激发争优活力

师市党委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全师党员干部成为加快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

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就是力量,作风决定成败。师领导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坚持不懈地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铿锵之言,掷地有声。师市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领导班子团结、规范领导成员履职行为、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方面的制度,确保了民主集中制的落实,特别是围绕开好团场党代会,坚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和群众公认的要求,创新完善选人用人工作机制。

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师市先后在全师党员中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四强”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党员队伍始终保持信念坚定、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这些年,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无论在企业车间,还是在田间地头,党员成为带领职工群众发展生产,帮助职工群众解决难题的“领头雁”。在四师大地上涌现出兵团优秀共产党员、原六十七团党委书记、政委石书江,以及“维权卫士”苏克勤、“仁医楷模”王伟武、“爱的使者”努尔古丽·居马汗等一批师级优秀党员和“感动师市十大人物”,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全师广大党员干部把感动转化为行动,立足岗位做贡献,奋力前行。

石书江在六十七团工作的14年间,团场生产总值从1996年的2715万元提高到2010年的2.3亿元;职均收入从1996年的5434元提高到2010年的24165元;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3.45万亩扩大到2011年的12万亩,相当于再造了3个六十七团。2012年4月,兵团党委决定,追授石书江“兵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向石书江学习。

创新载体 转变工作作风

近年来,师市上下按照中央、兵团党委部署,结合师市实际,不断创新载体,持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四强”专题教育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改进了工作作风,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师市、团两级党委和各党组织紧紧围绕严守政治纪律、履行兵团职责使命和“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民生实事,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回应职工群众期盼,转变工作作风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活动中,一批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员干部队伍精神状态和作风状况明显改观。六十二团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楼房维修、新建小区绿化、部分群众吃水难、风灾救助等问题27件(次)。为鼓励职工多元增收,七十四团办理发展畜牧业专项贷款3000万元,贴息200万元,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发展信心。随着个个职工群众诉求的实现,人们实实在在感到了党风政风的变化。

在2015年开展的“三严三实”和“四强”专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再次接受了一场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共找出“不严不实”问题757条,同时,持续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后续整改工作,对师市、团党委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紧盯不放,列出时间表、开出任务单、明确责任人,确保解决到位,真正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补了精神之钙、立了规矩、严了纪律,促进了党风政风持续转变,带动社风民风不断向好。

今年,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四强”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师市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在学习教育中,七十三团党委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十百千”创建工程、“三个环境”(自然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创建工程和民族团结“三户人”(帮扶户、挂钩户、联系户)创建工程推动合格党员建设。

5年来,无论是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部署落实,还是立足师情创新党建工作的有效探索,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党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与日俱增。

突出特色 增强服务能力

在党建工作中,师市把推进服务群众体系建设作为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工作来抓。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师市党委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师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并召开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进会,学习交流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经验,推动师市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近年来,师市围绕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搞好服务,定期开展民情恳谈,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居民服务。师市机关到花城社区开展了为社区党员上党课、慰问退休老党员等系列活动。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健全完善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制度,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帮助引导职工群众提高生产技能,增加职工收入。

七十一团党委以“农牧职工党员致富工程”为载体,开展了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致富标兵(高产标兵)”活动,培养了一批技术型、市场型、创业型的党员致富骨干,树立表彰了86个思想观念新、致富能力强、富有引领作用党员致富典型。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工作强不强,最终看党员。

这些年,许多职工走上了致富路。他们感慨地说,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七十九团五连党支部在工作实践中探索试行党员“首议制”,让全连24名党员民主参与决定连队重大事项与问题,在党员“首议”会上讨论农业新技术应用,党员王军第一个应用双膜覆盖、滴灌技术种植甜菜56亩,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5年年初,师市组织18个团场的党委书记进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并进行评议,满意率达97.6%;各团场组织本单位384个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述职评议工作,满意率达95%。

近年来,师市698个基层党组织2万多名党员,如同一面面飘扬的旗帜,彰显着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师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营造了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使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