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惠 通讯员 赵鑫
金秋时节,伊犁垦区大地流彩蕴光,田间地头果实丰硕,城镇街道整洁宽敞。到了傍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悠闲地跳着广场舞,或围坐休闲椅前聊天,或有老年音乐人在一隅吹拉弹唱……呈现出一片幸福欢乐、文明祥和的景象。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师市党委在推动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型的同时,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善百姓居住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不断增添师市魅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
每当夕阳西下,在七十一团铁骑广场都会出现人头攒动的画面,广场上花团锦簇、树木葱郁,老年舞剑队、腰鼓队,中青年集体舞、少年街舞方队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或表演或训练。近年来,七十一团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文明创建工作,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和团场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连续三届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七十一团的文明创建工作是师市文明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5年来,师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条主线,按照兵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文明创建工作,着力提高各族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团场社会文明程度,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在狠抓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方面,师市党委全面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制订并下发师市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定期通报各单位党委中心组学习情况,推动中心组学习深入开展;大力开展宣讲活动,师市先后组织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法治大宣讲”等宣讲活动7次,共宣讲200余场次,直接受众1万余人次。其中,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法治大宣讲”活动,是近年来师市党委组织规模最大的一次宣讲活动,协调师市纪委、信访局、公安局、检察分院、中级法院、司法局、党校等7个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骨干人员20人组成5个宣讲分团,历时一个月,在师市各团场、企事业单位和师机关共23个单位宣讲105场次,直接受众上万人次。
“通过这种大规模、集中性、坚持不懈地对职工群众进行政策法规和理想信念教育,使各族职工群众跟党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进一步增强。”师市党委宣传部部长孟新春深有感触地说。
与此同时,师市各团场、各单位还坚持以重在基层、全方位覆盖的形式,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以百日文化广场活动、全民阅读活动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各级党委(党组)对抓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各团场、各单位把重视思想道德提升工作与党建、经济、绩效、争先进位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考核,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推动了师市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使这项工作在推进中涌现出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各有亮点,各具特色。六十八团开展的职工思想政治月课、霍城垦区检察院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创造的“六五四三二一”工作法等都在师市范围内得到推广。
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推动了文明创建工作深入人心。5年来,师市先后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5个,兵团示范文明单位2个,兵团文明单位29个,四师文明单位16个。
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深化
“注意坐姿、执笔、移纸……”10月4日下午第三节课,在六十四团可克达拉双语小学少年宫开设的书法兴趣班上,五年级(六)班的黄欣冉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书法。在六十四团可克达拉双语小学,孩子们课余时间喜欢选择在少年宫度过。六十四团可克达拉双语小学少年宫自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共开设航模、棋艺、美术、民族器乐、民族手工艺术、卢长画室等13个兴趣班,培养中小学生300多名,成为孩子们增长知识、培养兴趣的乐园。
5年来,师市在各团场新建中小学少年宫8所,均已投入使用。少年宫完善的设施、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未成年人接受了更好、更全面的思想和文化教育。
孟新春告诉记者:“文明创建工作,更深层次的是精神创建,不能光说,而要落到实处,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职工群众的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展现出伊犁垦区职工群众的精神风貌。”
5年来,师市党委把开展群众性的主题教育活动纳入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列入考核,使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有序开展。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师市在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同时,不断加快群众性教育项目建设,5年来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8个、团场“乡镇文化服务站”14个、连队服务点200多个,建成农家书屋204个、博物馆3个、团史纪念馆9个、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4个。目前,师市18个团场基本实现团有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活动广场、连有文化活动室,促进了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再上台阶。
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5年来,师市先后开展了三届“感动四师十大人物”评选活动,推荐了一批全国、兵团先进典型,涌现出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袁腾飞、罗建忠、阿不拉海提·卡斯木、努尔江·吾任太等人,以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石书江、兵团美德少年曹晓宇、第四届兵团道德模范王永福等先模人物。一个个熟悉而平凡的名字深入人心、催人奋进。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为师市群众性的主题教育活动注入生机和活力。
在群众性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师市始终坚持以德育人的理念,在全社会积极倡导遵德守礼、孝亲敬老、爱岗敬业等文明风尚,不断加大“身边好人”的推荐和宣传力度。5年来,师市开展各级各类典型评选表彰活动近20届次,设立师团两级“道德讲堂”、“善行义举四德榜”等,通过道德模范走进道德讲堂,讲述凡人善举,聆听道德故事,感悟道德力量,用身边的榜样教育引领职工群众,营造了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人人共享创建成果”的氛围。
5年来,师市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师市先后组织开展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法治大宣讲”等主题教育活动,2014年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师”创建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为师市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今年“十一”前夕,六十六团、六十二团、七十一团、七十九团等团场相继开展了“迎国庆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追忆历史,缅怀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抒发兵团军垦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深情和再创新业绩的信心。
像这样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还有很多,翻开师市党委宣传部5年来开展文化活动档案,记者看到,每年师市、团场组织的大型活动都在10场次以上,“春晚”已经成为师市的文化品牌,每年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参演人员都在500人以上。与此同时,各团场还根据实际适时举办“沙林西瓜节”、“伊香大米节”、“金梁子之夏”、“肖尔布拉克之恋”及“伊力特之夜”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截至目前,师市成立各类业余文艺团体56支,涵盖合唱、舞蹈、器乐、社火、腰鼓、太极拳等多种门类。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师市文明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活动中,师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坚持做到主题文化活动突出“示范性”,常规文化活动突出“参与性”,节庆文化活动突出“独特性”,许多团场、企业基本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年年有赛事”,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活动的另外一种形式是师市坚持不懈地开展“科技之冬”培训活动。各团场结合自身实际,在冬季农闲时间开展了以多元增收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七十三团开展“学知识、长技能”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之冬”活动,每年举办各个层次的学习专题讨论30多个,受培训的人次达5万余人次。六十七团利用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科技之冬”培训活动20天,受教育职工群众达6万人次等。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师市积极开展爱国卫生综合评比活动,促进各团场、各单位环境卫生的改善。5年来,师市每年开展爱国卫生综合评比活动。通过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治理垃圾和污水问题、清除小广告、社区环境卫生整治、路面整修、集贸市场监管、‘五小行业’综合整治”7个方面治理,在卫生治理上取得明显效果。六十八团不断加快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配套出台了爱国卫生管理、卫生治理等多项制度,使爱国卫生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连续5年获得兵团级文明单位称号,这个团2015年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文明创建贵在参与,群众是基础。5年来,师市各团场、各单位结合实际,广泛开展了“文明家庭”、“和谐小康家庭”、“好媳妇”、“好公婆”、“善行义举四德榜”、“书香之家”等文明创建活动,文明礼仪之风、读书学习之风、勤俭节约之风、孝老爱亲之风劲吹垦区大地,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正在形成。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如今,师市正以崭新的文明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