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秀蓉
2月7日是除夕,大多数家庭忙着贴对联、准备年夜饭。但六十三团一连护边员朱国利和妻子王利却依然巡逻在边防线上。
距离六十三团团部11公里的旷野上,迷彩墙红顶的金边哨所矗立在寒风中,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独门独户。这也是朱国利和王利的家。
“守住了边境线,就守住了国门,就守住了国土。”走进金边哨所,曾受到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常万全表扬,被兰州军区边防委员会授予全区边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的朱国利对记者说。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瞭望塔高耸入云。
哨所旁,清淙的霍尔果斯河水,从北天山淌出,沿着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界,汩汩向南流去。
河的西边是哈萨克斯坦,河的东边就是祖国的版图。
哨所就在界河边,界碑就在家旁边。在这里,记者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国和家是那么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为祖国守边,吃再多的苦都值得”
“为祖国守边,吃再多的苦都值得。”朱国利这样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选择了护边后悔吗”这一问题。
1993年,朱国利和新婚妻子王利赶着羊群来到四周是望不到边际的荒滩和沙丘的乔老克执勤点,边放羊边护边。2004年,朱国利夫妇搬进了新建的金边哨所。
记者走进这个有点不同寻常的家:老式组合柜上摆着朱国利和王利的结婚照,一个英俊伟岸,一个青春靓丽。而眼前的朱国利肤色黝黑,俨然一个老汉。
朱国利夫妇负责的责任区是从边境线零公里到乔老克炮台10公里长的边境线,有346号、347号、348号界碑。
上世纪90年代初,边境一线交通状况很差,朱国利夫妇每次巡逻都是步行。春天狂风肆虐,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每巡逻一次要往返20多公里。他们边走边观察,发现铁丝网断裂就拿出工具修补,手被扎破是常事,特别是冬季,扎破的手冻得又红又肿,疼痛难忍。
边境线上哪里有条沟,哪里有个坎,朱国利夫妇一清二楚。“我闭上眼睛都走不错,再说有国旗啊,看到国旗就能找到家了。”王利说。
朱国利说:“现在护边条件好多了,团里投资打了井,通了电。过去要到封冻的界河里砸冰、搬回家融化后饮用,点马灯照明;住的地窝子遇到刮风天,锅盖都被掀了,饭里都是沙子。最难忍受的是寂寞,几个月长的冬天基本见不到外面来的人。但不管多苦多难,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记者跟随朱国利夫妇来到与界河相距10米的346号界碑前,朱国利仔细地将界碑前的积雪清理干净。“有界碑在,就证明这片土地不再有争议,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把她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朱国利神情严肃地说。
2011年5月11日,朱国利巡逻时发现距乔老克炮台大概600多米处有火光。朱国利迅速向莫乎尔公安边防派出所和团武装部报告了情况。很快,团连组织的大批人马赶到,终于将大火扑灭。幸亏朱国利发现及时,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2014年9月的一个雨天,朱国利因车祸致使锁骨摔断。他咬着牙忍住疼,找医生处理后用几条毛巾固定,便急急赶回哨所。“为起到固定作用,毛巾绑得紧,天气又热,他身上出现溃烂,就那样还坚持巡逻。”王利说这话时,眼里满是爱意和心疼。
“我们要担负起责任,守护好国门”
每到秋季,团场从外地引入大量的拾花工帮助秋收,有的拾花工觉得好奇便跨过铁丝网,还有的因为天热干脆到界河里洗澡。
针对这种情况,朱国利对外来打工人员进行详细登记,与他们签订边境管理责任书,并将莫乎尔公安边防派出所打印的边境法规宣传单发放到每个人手中,耐心讲解,再三提醒他们一定不要在边境线上抽烟,以防发生火灾。
2015年秋季,来连队拾棉花的几个年轻人,因为下雨无法干活,就想结伴到对面看看。朱国利发现后,赶紧上前劝阻,及时制止了他们的越境行为。
2015年10月的一天,朱国利早起放羊,发现边防公路9公里处一男子在铁丝网边徘徊,便上前询问情况,这名男子连自己姓甚名谁、家住何处都说不清,只说要找工作。朱国利立即向团武装部报告了这一情况,后了解到此人精神失常,家人正四处寻找。
每年春节,连队职工群众都忙着走亲访友,欢欢喜喜过大年,而朱国利和妻子却忙着护边。说起这些事儿,朱国利很认真地说:“父母把我们生在这里,我们的根就扎在了这里。现在父母老了,我们要担负起责任,守护好国门。”
多年来,在朱国利夫妇管护的辖区内从未发生过一起人畜越境事件。
记者粗算了一下,朱国利夫妇每天至少要到边境线上巡逻两次,每次巡逻20多公里,一年约1.5万公里,23年累计34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8圈多。23年来,走破了多少双鞋子,夫妻俩都记不清了。
23年来,朱国利夫妇先后向莫乎尔公安边防派出所提出合理化建议200余条,被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公安边防支队采纳150余条;成功堵截非法临界人员70余人,截回抵边牲畜1700余头(只)。朱国利2010年被兰州军区边防委员会授予全区边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年年被伊犁州公安边防支队评为“优秀护边员”,多次被团党委评为“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家是哨所,哨所是家,还有家人的支持,一点儿也不孤单。”
“在边境线上巡逻,心里孤单吗?”记者问。朱国利说:“家是哨所,哨所是家,还有家人的支持,一点儿也不孤单。”
说起家人,这个性格开朗、较为健谈的汉子有些哽咽。1993年,朱国利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独自撑起了这个家。为不影响朱国利护边,母亲再三叮嘱其他几个孩子,家里有什么事不要告诉朱国利。
2010年5月,朱国利的母亲到伊宁市办事,不幸遭遇车祸,造成膝关节错位。朱国利从别处得知后,匆匆赶往师医院探望母亲,而母亲却劝他赶紧回去护边。那一刻,朱国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走出母亲的病房,泪水奔涌而出。
对于女儿朱虹,朱国利夫妇更感愧疚。“很多人知道六十三团的蚊虫厉害,却不知道哨所的蚊虫更厉害,咬得女儿浑身都是疙瘩,你不知道我心里多难受,觉得特别对不起女儿。可女儿从没怨过我们,还说支持爸妈做喜欢的事。”说到这儿,王利已是泪流满面。
女儿要上学了,这就意味着王利和孩子不能在一起。选择和孩子在一起,就意味着放弃哨所。而最终她选择了哨所。那一天,当朱国利送女儿去团部时,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王利哭了。她是那么不舍,在心里一遍遍地说:孩子,原谅爸爸妈妈的狠心,我们选择了哨所,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王利常常羡慕那些一日三餐都为孩子准备好的父母,羡慕能在学校门口接孩子的家长们。女儿上一年级时,在放学途中被车撞断了腿,在师医院治疗出院后,由于夫妻俩忙于护边,没有及时带女儿去医院取石膏,落下了病根,这件事成了朱国利夫妇心中永远的痛。
每年除夕,朱国利和王利在母亲家匆忙吃顿团圆饭,来不及和老人聊天就匆匆离去,因为他们牵挂着边境的安全。
朱国利说:“2014年9月25日,国防部部长常万全来到哨所,和我们两口子亲切交谈,问我们有什么困难,还表扬我们干得好。这更让我们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啊!”
采访结束已是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朱国利夫妇身上,记者蓦然想起四师师歌那优美的旋律: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啊,我是哨兵,家是哨所/祖国是家,家就是祖国/要知兵团战士想着什么/祖国富强就是我们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