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兵团要闻 >> 详细内容
走出困境迎来艳阳满天——师市全力帮扶七十团拜什墩社政办加快发展惠泽民生纪实
发布:2016-01-18 来源:第四师  作者:第四师  编审:admin  浏览量:532 

□本报记者 李惠 通讯员 秦国忠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师市各团场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但地处伊宁县南端的七十团拜什墩社政办却存在着经济发展滞后、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不配套、职工居住环境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拜什墩社政办的发展。这样一个没有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化支撑的社区,如何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摆脱困境,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2014年年底,师党委决定发挥组织杠杆作用,下大气力帮扶拜什墩社政办重塑信心,加快发展步伐,切实改善民生。

如今,一年过去了,拜什墩社政办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这里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现状如何?1月14日,记者走进拜什墩社政办,进行了全面的实地了解。

审时度势 科学规划 行动迅速

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来源于对职工群众能否过上幸福生活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来源于对摆脱困境的科学、周密、长远的合理规划。

拜什墩社政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14年年底引起师党委的高度重视。全面调研之后,针对现状,2015年年初,师党委审时度势,制定出台《加快七十团拜什墩社政办经济社会发展三年攻坚计划》。三年中,师市将投资1.5亿元,以改变拜什墩社政办贫穷落后的现状,倾力打造“小而全、小而精、小而美”的美丽社区。整个建设方案由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规划。

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见到了退休职工王淑华。按照拜什墩社政办三年攻坚计划中城镇化改造的整体方案,需要对69户职工住房进行拆迁。消息一公布,王淑华第一个就把家里的老房子给拆了,而且没有要一分补偿款。老人动情地说:“城镇化建设,最终受益的是咱们老百姓,所以我不能成为建设的绊脚石。”

为了做好拆迁工作,拜什墩社政办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得到了职工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得拆迁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不到一个月,69户职工住房的拆迁转移工作全部完成。

职工群众的强烈期盼,更加坚定了师党委加快拜什墩社政办三年攻坚计划的信心和决心。为确保既定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2015年春节还没有过完,师党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就深入拜什墩社政办现场办公,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社政办今后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定位,确定了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解决城镇供排水、医疗设施配套、饮用水改造、城镇道路建设、土地治理、兵地共融发展7个工作重点。

按照规划方案在之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师市发改委、国资委、工信委、农业局、建设局、宣传部、教育局、文化局、财务局、交通局等12个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逐项调研、迅速落实,完成了公路建设、保障性住房、文化活动中心、农贸交易市场、幼儿园食堂、农田水利等19个建设项目的选址和施工设计图及施工方案,总投资达8000万元。

目标明确,立即行动。2015年5月5日,总投资84.5万元、面积700平方米的农贸交易市场开工建设;5月8日,总投资925万元的城镇道路、环城路开工建设;5月30日,总投资3350万元、面积2.3万平方米的住宅楼开工建设;6月5日,总投资218万元、总面积1243平方米的党建信息和社区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破土动工;6月20日,总投资1270万元、渠长30公里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工……一个个项目紧锣密鼓高标准、高起点开工建设,仅2015年一年,拜什墩社政办共完成项目建设项目19个,总投资额达8000万元,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基本竣工。

在拜什墩社政办的项目建设进度表里记者看到,师市各部门实质性援助也在同步进行。如教育局投入教学设备资金21.5万元,广播电视台投入82万元完成数字有线电视的光缆改造,卫生局赠送了价值100万元的医疗设备等全部到位并投入使用。

“重视程度之高,投资项目之多,建设速度之快,让我们惊讶和欣喜。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师市党委对拜什墩社政办全力帮扶的决心,让我们看到了今后大发展的希望。”分管拜什墩社政办工作的七十团副团长张智虎告诉记者。

满怀信心 坚守家园 主动作为

在拜什墩社政办办公大楼门前,“感恩组织关怀,积极主动作为”12个鲜红的大字,在隆冬的阳光下,散发着浓浓的暖意。

从2015年5月至11月,在短短半年的有效施工期内,师市党委按照拜什墩社政办三年攻坚计划的部署,当年共完成19个重大项目,累计投资达8000万元。这种重视程度和建设速度,不仅让拜什墩社政办的职工群众满怀喜悦,更增添了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双成蔬菜调料粮油店的老板柏成林,另一个身份是拜什墩社政办十五连的职工。2010年办起了粮油店之后,柏成林一直想把店面扩大,但是苦于没有更大的店面,其次也是担心没有足够多的客源。2015年年底,柏成林买下了一间新的店面,他说:“现在的拜什墩可不比从前了,这么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以后环境会越来越好,来往的人必定会越来越多,商机也会越来越多。”

原计划把摩托车修理店和烤鸭店都搬到伊宁市的个体商户徐顺利,在2015年时改变了这个想法。他新购进了大批汽车、摩托车配件,把本来打算关停的修理店又开了起来,并且更新了烤鸭店的设备,准备好好发展。“现在我们居住的环境好了,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拜什墩,这对我们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徐顺利告诉记者。

准备在伊宁市买房养老的63岁退休职工杨小梅,在去年也改变了这个计划,经过对比之后,她选择留在拜什墩,老太太深知,在社政办安居,房子大,经济实惠,环境优,空气好。

在老年活动室,记者看到一群女同志正在跳健身操。“现在这儿变化这么大,和城里没啥两样,我们心里高兴,哪儿也不想去了,就踏踏实实在这儿养老。”退休职工王建莲边跳边说。

据拜什墩社政办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新建的240套职工住房目前已有一多半被职工订购,今年5月份就能交付使用。

在采访中,记者感触最深的是,职工群众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和他们对今后美好生活的信心。“环境发生的根本变化,不仅让职工群众看着高兴,心思也活跃起来。在拜什墩社政办,以往冬闲无所事事打架赌博的事情时有发生,而眼下,职工群众更乐于多元增收和娱乐健身;以往培训学习人人都不上心,如今主动学习充电成为一种风尚。”社政办机关干部秦国忠说。

思想变,则行动变。拜什墩社政办的百姓们在变化中改变了认识,在认识中坚定了发展信心,在坚定信心中重获了归属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从而提升了全员的凝聚力。

理清思路 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在师市党委实施《加快七十团拜什墩社政办三年攻坚计划》的第一年里,城镇基础设施类的建设让拜什墩社政办的整体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职工群众能安居乐享美好生活。而涉及农业生产项目完善改造工程的实施,不仅会在更大程度上增加职工群众的收入,也会让管理者进一步明晰今后的发展思路,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拜什墩社政办现有总人口2246人,耕地面积仅有8030亩,职工410人,其中农牧职工不足200人。师市党委实施《加快七十团拜什墩社政办三年攻坚计划》当中,有关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也让拜什墩社政办的管理者对今后的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记者了解到,2015年,按照三年攻坚计划的总体部署,目前,拜什墩农口水利改造工程和主要渠系的防渗硬质工程已基本完成,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全部交付使用。在这个基础上,今年,社政办更加坚定了“南稻北果”的农业改造和发展思路,即社政办区域以南7000亩扩繁发展水稻,以北发展500亩果业。2015年社政办已完成水稻扩种2000亩、定植葡萄100亩、定植“三优果园”300亩,个体投资600万元新建的碾米厂已投入使用。养殖业一直是拜什墩社政办的主导产业,目前根据规划确定了牛羊并举、职工多元增收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在原有2个万头养猪场的基础上,2015年新建了“万只育肥羊精养基地”1个,内含9栋养殖小区,目前已有6户入驻发展养殖。新建一个“万口养猪场”,建设面积540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社区养殖户增至60户。确定了连队集体发展思路,充分利用810亩自然水域面积,全力打造十五连荷花池休闲垂钓风光。2015年新增鱼塘垂钓水面200亩。

拜什墩社政办确定的这些思路,在狠抓落实的过程中,使党组织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一个决定和思路,不仅干部踊跃参与,而且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养殖大户余庭成在社政办的规划出台后,当即表示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并且愿意为有意发展养殖业的职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据了解,在三年行动计划后两年,师市党委还将投资2700万元用于改造农田水利干渠工程,投资850万元用于农业供水改扩建工程,投资200万元用于农田林网化的整治工程,用于农业和城镇化改造的总投资额将超过7000万元。

“2016年,我们将不辜负师市党委的关怀,首先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靠前工作,进一步按照三年攻坚计划的步骤,做好项目的实施,特别是要做好今年的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和对接工作,不耽误今年的项目按时实施和完成。”张智虎信心满满地说。

拜什墩社政办的管理者们深刻地认识到,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决定性因素。今后一个时期,社政办将树立“发展建设与职工素质共进”的理念,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培育敬业爱家精神,争做美丽、健康、富裕的拜什墩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在七十团和拜什墩社政办干部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将拜什墩早日建成“小而全、小而精、小而美”的美丽社区的奋斗目标指日可待。(来源:伊犁垦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