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张植丰)12月18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车俊带着自治区党委对四师各族干部职工的深情厚谊来到我师,看望干部职工,鼓励师团要抢抓发展机遇,把团场建设得更加美好,让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到更高层次。
在伊犁州人大党组书记张明理,伊犁州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黎明辉,师党委书记、政委张勇,师党委副书记、副师长、兵团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镇江市对口支援四师前方指挥组组长丁憬等伊犁州、四师领导的陪同下,车俊一行来到六十九团学校、社区,详细了解团场建设、经济发展、教育事业、职工生活水平等情况。
2015年,六十九团投入1150万元,新建学校室内运动场、塑胶跑道、民餐厅、水冲式厕所和校园绿化文化建设,今年中考升学率和重点中学上线率在全师名列第一。在六十九团学校道德长廊,一块块道德模范展板吸引了车俊的目光。车俊说,学校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大气力挖掘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学得到的道德典型,让这些模范成为中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激励的榜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茁壮成长。
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事关团场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每到一处,车俊都仔细了解团场的教育医疗水平如何、职工群众看病就医是否方便、孩子在哪里上学等情况。一些基层干部职工反映,这些年随着兵团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团场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营造了良好环境,但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水平的关键是要政策倾斜、吸引人才。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车俊指出,人才、职工队伍事关边境团场的未来,加强边境团场社会事业发展是服务职工、稳定队伍、吸引人才的重要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团场基础设施建设、财力保障、民生改善、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力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造良好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扎根边境团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人才基础。
今年,六十九团投入9000多万元,重点建设了市政道路、芙蓉佳苑小区城镇供热、供水和排水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工程。以哈海桥为中心,打造景观、绿化带等,在“水”和“绿”上做文章,做好引水入城,建设一座“房在水中生,人在花中走”的生态城镇。当车俊走进六十九团新建的芙蓉小区,迁入新居的职工群众立即聚拢过来,争先恐后地表达对上级党委的感激之情。车俊笑着问:“大家对团场的变化能打多少分?”在场的职工群众异口同声地回答:“一百分!”车俊听后动情地说:“职工群众满意是我们的最大心愿,也是我们工作的不懈追求。只要你们满意了,我们就很欣慰。希望大家增强主人翁意识,各民族之间、邻里之间、职工之间要相互帮助、守望相扶、和谐相处,共同把城镇建设好、管理好,使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
车俊指出,多年来,四师各族干部职工保持和发扬光荣传统,忠实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成为巩固伊犁稳定的坚固壁垒和发展经济、团结各族人民的坚强柱石,为伊犁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四师各级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抓住机遇、奋发努力,各项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不断取得屯垦戍边事业的新业绩。
车俊希望四师广大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兵团精神,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建设,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时刻牢记兵团人的职责使命,增强戍边意识,强化守防机制,要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稳定工作的各项部署,把团场建设好,把职工群众的生活改善好。(来源:伊犁垦区报)
12月18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车俊在六十九团了解教育情况。 张植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