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伊犁不远
发布:2024-11-20 来源:  作者:赵旭风  编审:文联  浏览量:407 
“现在的伊犁不远,可克达拉很近。”这是人民艺术创作院李爱甫书记在谈到新疆变化时很有温度的描述。
2021年6月,我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期间,受人民艺术创作院书记李爱甫邀请参加人民艺术创作院宋庄分院揭牌仪式,这期间与李书记拉家常,聊起新疆和生产建设兵团,曾在伊犁某部队服役的他有太多话想说。
“过去的伊犁太遥远了,回趟山东老家像极了逃荒,一半时间路上跑,一半时间在买票。不像现在,你早上还在可克达拉,晚上已到了北京。”李书记滔滔不绝,声情并茂。
当年与爱甫的相识也算奇缘,他阅读了我发表在《现代作家》上的文章,触动了他在伊犁的温情记忆,便费尽周折找到了我的联系方式,只因思想共鸣,两个相隔千里的陌生人顺理成章成为朋友。他口里的伊犁变化,我们是有共鸣的,因为我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对于常年奔波在外的人来说,便捷的交通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出行方式,更是对时空距离的掌控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二十多年里奔波于伊犁和咸阳之间,这种感受是刻骨铭心的。
1998年大学毕业赴兵团四师工作,乘坐简陋拥挤的绿皮火车一路向西奔赴伊犁,虽然不是春运,但车票的紧张和车况的简陋是突破预想的。座椅下、过道中、洗手台,甚至货架上都蜷缩着疲倦的旅客,车厢里空气混浊,烟雾缭绕,更严重的是小偷时隐时现,没有安全感。过了甘肃,我挂在窗边的外套便不知去向,仅凭一件薄衣熬过一天两夜,在第三天终于到达乌鲁木齐,这估计也是当年西安火车能到达的最远地方。此时的乌鲁木齐已是雪花飞舞,我蓬头垢面地在乌鲁木齐汽车站滞留了将近一天后,才登上了前往伊犁的大巴车。
从西安出发时还是秋高气爽,到了伊犁已经寒风瑟瑟,六天行程我们好像走过了四季。爱甫的老家在山东,虽说军人的经济条件和出行待遇相对要好一些,但当年我们舟车劳顿像逃荒的行程是相似的。
那时候的伊犁还没有铁路,大雪封山、道路被毁是家常便饭,严重制约伊犁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出行,加上当时经济拮据,火车票一票难求,坐飞机更是遥不可及,回家探亲变成了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
三五年回家一趟是常态,因为即便回了家,随之而来便是购买回程车票的苦恼。就像爱甫说的那样:回老家探亲更像逃荒,一半时间在路上,一半时间在买票。那时候收入水平较低,一次探亲会花光半年积蓄,车票紧缺和路途安全搅得全家人焦躁不安,少了团聚的喜悦。因此,我非常理解那些年无数兵团军垦老兵很少回家探亲,甚至很多终生都未再回老家的真正原因,毕竟那个年代的新疆太大、太遥远了。
2004年,精伊霍铁路开工建设,一条大动脉连通伊犁和乌鲁木齐,瞬间终结了伊犁出行受季节和天气禁锢的交通状况,美丽富饶伊犁迸发活力。伊犁各族人民精神振奋,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人们以各种形式表达着自己对这条铁路的期许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表达激动的心情,宣传党的好政策,激起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我组织了以“火车进伊犁”为主题的作文和绘画比赛。当年能走出伊犁的孩子凤毛麟角,对火车的认知也仅限于书本和电视,但孩子们对火车开进伊犁的憧憬和喜悦却是真真切切。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铁路运输对社会信心和经济发展的提振是不言而喻的。从铺设路基那天开始,我几乎每周都会骑着摩托车,带着妻子和孩子去看工程进度,坐在未完工的铁轨上遥望家乡,期盼这条连通内地的铁路早日竣工,让伊犁人出行不再艰难。
2008年,期盼已久的精伊霍铁路终于竣工,当汽笛划过伊犁天空时,人们心中都充满喜悦。
伊宁市火车站通车当天,站前挤满了数万围观的群众,站在我旁边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操着浓重的上海口音与我聊天。老人在兵团工作了六十多年,几十年中只回过一趟上海老家。而今火车终于开进了伊犁,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生之年坐着从伊犁出发的火车回趟老家。
“你看我还能不能再回去一次?”老人身体微微颤抖,深陷的眼眶里泛着光芒。
“能能能,您老身板硬朗着呢,还能再活60年。”虽然没有几个人能有第二个60年,但能在家门口坐上火车回老家,以解乡愁,了却夙愿,本就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我激动得语无伦次,老人脸颊上挂满泪花。
2022年4月22日,随着中国南方航空CZ6681航班平稳降落昭苏天马机场,标志着伊犁昭苏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新疆第23个民用运输机场继续领跑全国。新疆的公路、铁路、桥梁、机场等交通项目建设蓬勃开展,伊犁大地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田野乡村处处可见架桥修路的施工场景,为各族人民铺就了一条条宽阔的康庄大道,架起了温暖的连心桥,为伊犁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召开,回望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心潮澎湃,当年那个遥远的伊犁已经幻化成美妙的文字沉淀在记忆里。如果把过去伊犁行比作细君公主出塞,即使贵为金枝玉叶也逃不过时空阻隔的宿命,只能遥望故土。今天的伊犁行,我更愿意将其比作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帅气真实,近在咫尺,俯仰之间可触伊犁,毕竟伊犁已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