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论读书
发布:2023-09-06 来源:  作者:  编审: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浏览量:1535 

●周其运

宋真宗赵恒在《励学诗》中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我国古代的读书人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学而优则仕”,读书成为古代学子实现理想抱负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发展,实现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的方式越来越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读书依旧是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水平的最佳途径。在学校读书是打基础,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因而要活到老学到老,否则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逐渐被淘汰。

读书最大的妙趣在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锻造修养。我国古人留下了许多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有诗书气自华”“开卷有益”等。关于读书的妙处,英国哲学家培根做过精辟的概括,他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逻辑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可以获得一技之长,有利于工作做事,创造出卓越的业绩,活出精彩人生;读书也可以提高修养,让人妙笔生花出口成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过的书就像曾经吃过的东西,即使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已忘记,却它们却化成了灵魂气质的骨和肉,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一个人的思想、言行和形象。读书后,忧愁时可以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看见大漠戈壁时可以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喝茶时可以说,“此茶汤色澄红透亮,气味幽香如兰,口感饱满纯正,圆润如诗,回味甘醇,齿颊留芳,韵味十足,顿觉如梦似幻,仿佛天上人间,真乃茶中极品!”

倘若按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路径,带着思考和实践而读书,做到活学活用,那么,书籍就是实现人生升华的催化剂,让人抛掉很多困惑,茅塞顿开,生活工作中的很多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随着时代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人们提供阅读的载体日益丰富,阅读呈现出碎片化特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而读书的乐趣也更丰富多彩。读书,让人们的心灵归于平静,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书中增长知识、洗涤灵魂、充实生命,体验到无限的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