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军
梁克锋的小小说《岁月留痕》是一部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集,虽不是宏大叙事,但短小精悍,作者用敏锐的目光,细腻的笔触,从生活的细微处入手,通过日常叙事家长里短,折射出上世纪和当代城乡许多真实的社会景观和人生百态。阅读他的小小说,犹如田野里迎面吹来一股微风,格调清新,耐人寻味。
乡村的沉寂和人心的骚动
小说是情感、阅历、认知、艺术方法和艺术感觉的结晶体。梁克锋自幼生长在广西农村,也许是继承了母亲家族书香门第的血脉,他自小就喜欢读书。初中毕业后,他读过的书就已有百余本,并萌发了当一个作家的梦想。后来,梁克锋从广西贵港到新疆乌苏,从沿海到边疆,从农工到干部,从农村到城市,身份地位环境逐渐发生了变化,但他初心不变,始终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对农村农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用手中的笔墨表现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梁克锋在各级文学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大多数是小小说。他喜欢农村,喜欢农村的人和事,更喜欢农村纯真古朴和原生态风情。梁克锋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农村中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为他创作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生活源泉。主人公或稚嫩青涩,或顽皮淘气,寥寥几笔,意趣盎然,人物出神入化,跃然纸上,仿佛矗立在读者面前。
新时期以来,市场经济大潮冲撞着古老乡村的淳朴宁静,面对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有的人迷惘观望徘徊不前,有的人我行我素原地不动,更多的人则心情激荡投身其中,特别是风华正茂敢想敢干的青年一代,他们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主动接受新生事物,思想深处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他们主动融入时代跃跃欲试,梦想在家乡大有作为实现自身价值,这是乡村振兴的原始动力和不竭源泉。
梁克锋跃动的脉搏深刻感知了时代微妙的变化,通过艺术构思与审美锻造,精心设计,深情描绘,让文学人物接上生活的地气、洋溢时代的朝气,用文学的方式呈现了这个时代的变革震荡和人物的悲欢离合命运浮沉。
生活的断层和情感的彷徨
梁克锋的小小说来自乡村源自泥土,无论是八桂大地,还是天山南北,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浓郁的风土人情,形形色色的乡村人物命运贯穿始终,人物与时代交相辉映,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各种人物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浓缩搅拌混杂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卷二《青春记忆》,现实生活的万花筒色彩缤纷却又泥沙俱下,充满美好甜蜜满含酸甜苦辣,梁克锋沉潜到生活深处,拨开迷雾,撷取一瓣,探寻现实人物身上蕴含的先进性与时代性。《卖熟食的姑娘》中自强不息不向命运低头的小餐馆残疾人老板,在受到同行竞争中心灰意冷,外表俊俏心灵纯美的熟食店姑娘主动离开让他经营,临走前给他留下一句话:愿人人都是一滴晶莹的春雨。这句话画龙点睛,意味深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梁克锋的小小说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人物各异形形色色,几乎涵盖了社会各阶层的方方面面。梁克锋剥茧抽丝,去粗取精,捕捉乡村的细微变化和当代人的心理变异,刻画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涵盖了城乡之间人物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别和冲突,入木三分描绘出他们的复杂性格和人生抉择,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人物的变化和精神的蜕变。梁克锋用通俗、平白的文字来反映时代和生活,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达到了纯美自然行云流水的艺术效果。
犀利的语言和喷涌的激情
让大题材落实到小细节,给大话题找到小切口,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是现实主义文学最常用的技法。而让作品场景与生活场景无缝衔接,让故事和人物仿佛从繁茂丰饶的生活中长出来一般真实、典型,则是现实主义文学一直追求的美学效果。
梁克锋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村,他的心思缜密敏感,始终维系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风霜雪雨,情意缱绻,与那里的人民心心相印,敏锐犀利的目光,感受着乡村的变化和世态人情,是他们的代言人和发声筒。梁克锋用小小说这种“轻骑兵”般的快捷形式,捕捉和呈现生活的一个镜头,命运的一段波折,感情的一幅特写,人生的一个断面,从细微之处为笔端切口,铺陈生活的矛盾冲突,凸显人物的个性精神,挖掘出人物激荡闪光的灵魂和芸芸众生固有的美德,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从而表现丰富多彩的人性和平淡生活中不易察觉发现的美学价值,人间百态世态炎凉尽显笔下,让读者在出其不意中感受到小说家独具匠心的艺术感染力,获得酣畅淋漓沁人心扉的审美享受。
世风代变难测,人心向善如常。在《八婶》这篇温暖人心的小小说中,坚守道班30多年的八婶,热心为司机护路服务,是过往司机心中一轮明亮的太阳。她死后被全体司机埋葬在荒凉的大阪,并以护路英雄的名义立碑纪念,故事发自肺腑,感人至深。卷六《官场琐记》对官场中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进行了刻画和表现,既酣畅淋漓,又精细幽深,充分显示了梁克锋的独特感受和艺术才华,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世俗化的官场画面,令人拍案叫绝。
纵观梁克锋的小小说,或清纯淡雅,或温柔细腻,或忧伤悲悯,或辛辣讽刺,关注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关注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抒发了小小说的情感之美,诠释了小小说的诗意之美。他的故事情节不刻意渲染,也不顾前思后,一切顺其自然,悠悠驼铃阔步向前,泉水叮咚一路鸣响,喜怒哀乐跃然纸上,真情实感溢于言表,那是他心迹的敞露,灵魂的自白,血性的喷涌。
发酵的美酒和深长的韵味
在近40年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风风雨雨,暑来寒往,梁克锋深知艺术家从事文艺创作的规律是文艺人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人民的源头活水中汲取鲜活的创作素材,尊重文艺创作规律,然后酝酿思考创造加工,创作出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
梁克锋的笔端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游走,给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画面和丰富多变的世态人情。他始终用温情的目光打量着现实世界,对底层人物遭遇充满关怀同情和怜悯,用饱含深情的文字给他们一丝温暖;用智慧探寻着琐碎生活夹缝中和谐的诗意,然后专心致志倾注笔端,在小小说中体悟民生、反映现实、揭示真谛,坚守着文学那片芳草地的纯粹品质,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与多维思考。
他以坚韧的笔触书写底层人群的命运跌宕,在琐碎的人间烟火中提炼闪光向上的精神碎片,他的文字有着浓郁乡土气和烟火气,蕴含着作家对现实的洞悉反思、命运的探寻追问,交织闪耀着精神的寻觅重造和思想的灵感火花。
在辽阔壮美的新疆,在天山南北醉人的绿洲大地,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葡萄,葡萄园熠熠生辉绚烂无比,是绿洲灿烂幽静的花园。梁克锋居住生活的乌苏大地,飘满了葡萄的芳香和天赐琼浆的馨香,是葡萄的王国,是美酒的宫殿。生活在美丽富饶多情的乌苏,梁克锋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他漫步在色彩斑斓的葡萄园中,像一个辛勤的小蜜蜂,在百花园中采摘着生活之蜜,酿制出芳香怡人的美酒。是的,在远离海洋和城市中心的遥远边疆小城,他是这块土地上生长的艺术家,这块葡萄园中诞生的酿造师,他一边品味生活的葡萄,一边酿造艺术的美酒。生活的甜美葡萄,日久天长,殚思极虑,在他思想的橡木桶里发酵沉淀,铅华洗尽,珠玑不御,最终流出了一股股醇美清纯的葡萄酒液。这股醉人心扉的美酒,就是小说,就是艺术,是梁克锋回馈养育他的土地的一腔赤诚,奉献给广大读者甘美的精神食粮。
梁克锋的小小说隽永淡雅,清风扑面,读后犹饮一杯甘甜芬芳的美酒。饮了这杯生活与艺术的美酒,细细品味咀嚼,余香缭绕,神清气爽,我们沉浸陶醉在梁克锋精心营造的精神世界里,享受着文学艺术带给我们的美好和惬意,从中获取人类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