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彦琴
我们突然接到通知,去另外一个执勤点驻站执勤,我的战友们也被三三两两的分到其他站点去了。一起朝夕相处半年多,大家都有点舍不得,相互之间用微信关心着、联系着,询问着各自的新去向和班级情况等。
11月19日,我和新战友来到执勤点。我们的新“家”三面环河,这条不知名的小河呈U型环绕着站点,小河两岸生长着茂盛的各种灌木,灌木也随着河流呈U字型,像一道坚实的防护栏把我们的新“家”保护起来,让我们有了安全感。刚到地方,我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算得上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就说:“不错,我喜欢。”第一次来的战友们也都说感觉挺好的。
走近这条小河,能听到阵阵“噗嗤嗤”的鸟叫声,一群野鸭还有几只野鸡因我们的突然到访,没等看清,就吓得飞走了。小河两岸生长着茂密的灌木,还有一棵一个人都抱不住的桦树。桦树生长是极其缓慢的,像这样粗壮的桦树应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我们这里并不多见。这片茂密的灌木丛和清澈见底的河水滋养了各种生命,野鸡、野鸭、不知名的小鸟,还有狐狸、野兔等。这一带,除了偶尔经过的巡逻车,再无人惊扰,曾经来过这里的战友都说,夏天这里的景色更美。
每天,我和战友们迎着朝阳伴着落日沿线巡逻。执勤站点异常寒冷,因三面环河,形成了特有的小气候,温度明显要比其他站点低很多。天然的防护林阻碍了空气的流动,河水蒸发形成的冷空气散不出去,那种幽静中的骤冷让人顷刻间就像被冻透了一样,这里也被战友们称为最冷哨所。天空蓝得那么纯净,清新空气里透着一丝甘甜,除了偶尔的鸟叫声,寂静的旷野里,我们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踏雪巡逻的脚步声。严冬对于所有生命来说都是严峻和残酷的考验,灌木丛里的小生灵也不例外,但它们依然欢快地生活着,我不得不惊叹生命的顽强。
我们的“小战友”,一只还没有满百天的巡逻犬,每天都和我们一起出门巡逻。因为它实在太小了,我有点不忍心让它出去受冻。记得第一次见到它时,我笑着说:“这个小家伙,可能我们只有抱着去巡逻吧!”交班的战友说:“你可别小看它,这个家伙机灵得很,警惕性高着呢,也是个好巡逻兵!”
果然,只要有战友带着装备准备出门,它就会立刻紧紧跟着。每到夜晚,外面稍微有一点动静,它就会用稚嫩的声音提醒我们,它是为我们而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生命。有时看它冷得瑟瑟发抖,大家不忍心让它出门,可这个小家伙总是很倔强,用稚气而坚定的眼神看着我们,好像在说:“这也是我的任务,你们可不能小看我,我也很勇敢的!”
来自不同站点的战友们朝夕相伴,用不了两天时间,大家就熟悉起来,相处得和谐而亲密。艰苦的生活条件和辛苦的巡逻工作也因这个团结的集体变得温暖起来。班里大部分战友是少数民族同志,晚饭之余,他们总喜欢喝一会儿奶茶,我也被邀请参加,大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以这样的方式消除一天的疲劳。温暖的屋子、温暖的集体,还有屋外环抱着我们的这片原生态防护林,以及这静静流淌的小河……一切都赋予我们美好的记忆。
短短一个星期的执勤巡逻任务即将结束,明天我和战友们就要离开这个临时的“家”。我期待着和大家下一次相见,期待着夏季的到来,更期待看到这条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河夏天那美丽的景色。
我们的站点只是边境团场众多执勤站点之一,在这个偏远的坡马小镇,人口最少的团场却有着最多的护边员,他们守护着最长的边境线。这百里边防,有着许多个“钟槐哨所”,无数个“钟槐”早已把一座座执勤站点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严寒和酷暑中默默守着、爱着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