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朴素的家训
发布:2022-07-21 来源:伊犁垦区报  作者:系统管理员  编审:可克达拉  浏览量:966 

◎崔艳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有阳光,也有风霜。风雨滋润着万物的成长,但也考验着万物的生命力。我,曾经自卑、曾经失败,但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前进的步伐。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朴素的家训给了我终生的教诲。

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纺织工人。父亲是个至孝的人,祖母人到中年才有了他。父亲曾经为了看望生病的祖母,深冬行走十几公里的乡村小路,只为了在祖母面前尽尽孝。父亲还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写得一手好字,因为组织能力突出,曾被光荣录取为文化兵。但因年迈的祖母不舍父亲远行,他毅然放弃了光明的前途,从民办教师做起,后经考试转为公办教师,从此扎根于乡镇教育事业。他边工作边努力学习,不仅提高了学历,还能同时教授中学语文和数学。他常年担任班主任,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不少家长找关系想让孩子进父亲所带的班级。父亲白天认真钻研教学,晚上经常带着我到学生家里家访,主动给学生无偿补课,小镇的人谈起父亲无不点赞。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我从小就立志要成为他一样的人,这和我以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不无关系。

母亲是名普通工人,识字不多,出身贫困之家,外祖父母在母亲十几岁时就离开人世,跟着哥嫂过日子的母亲很早就辍学回家。她性格坚强,做过砖瓦厂的女工,在只有男人的工地上艰难地谋生;当过花炮厂的工人,在阴暗的作坊里冒着危险做花炮;也曾“三班倒”在纺织厂站过一个又一个的班,直至双腿静脉扩张、爬满了蚯蚓似的粗筋。但是母亲从来不喊一声累,总是积攒着生活中能省下的每一分钱,笑着面对她的孩子和家庭。母亲坚韧的品格一直影响着我,让我在人生道路上坚强地面对学习、工作中的困难。母亲说话没有什么深奥的哲理,只是用通俗的话语告诉我做人的道理。母亲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能给别人的都是好的!”孩童时的我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为了“能给别人”,母亲自己省吃俭用,每每邻家飘来红烧肉的香味时,母亲总笑着说“吃素长寿”,然后细细品味着餐桌上的小素;过年时,母亲用省下的钱扯上几尺布料,一针一线地给家人缝制新衣,自己却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母亲的勤俭持家,让我们家成了周边邻居中第一个买电视机的人家。每每到了傍晚,院子里就横竖整齐放好一条条长凳,邻居们陆续坐下等待14吋黑白电视的开播,院子里常常充满了说笑声。自从第一台单缸洗衣机、脱水机到我们家落户,我们家的门就经常被拍响,邻家的大娘大婶端着一盆一盆的床单被子来光顾那个所谓的新玩意儿。我曾经质疑母亲,在那个并不富裕的日子里为什么花费自家物品供给大家,善良的母亲只是笑笑:“能给别人总是好的!”曾经备受磨难的母亲希望大家的日子都能过得好一点,她有,就给得毫不吝啬。也确实如此,我们周边邻里之间的关系特别好,谁家有了好吃的,总是会分享给邻居们;哪家孩子没带钥匙被关在门外,必然有邻里的叔叔婶婶热情地邀请孩子去做客直到父母归家。这样的和谐氛围让我学会了热情地面对人生。

上学时,有同学弄坏了我的一支笔,我心疼得吵着让她赔。母亲听说这件事,对我说:“给别人的都是好的,你就当给她了吧。”是的,反过来想想同学也不容易,于是我放弃了要求赔偿,最终和她成了好朋友。一次退让让我收获了一个终生的朋友。

成年的我经过无数生活体验之后,真正感受到了母亲这句话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母亲其实是在告诉我:要能给人,首先必须自尊自强,自己有了能力才有机会去帮助别人;同时要学会爱人,帮助他人。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吧。母亲从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咀嚼出人生的精华,这是我从她身上学到的最简单也最深刻的道理。

父亲和母亲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最朴素的家训。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牢记父母的教育,传承他们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当我有了孩子之后,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在语言上告诉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更是在行动上秉承父母的优良品德,给孩子做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