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酒仙儿
发布:2022-05-19 来源:伊犁垦区报  作者:系统管理员  编审:可克达拉  浏览量:2143 

◎余英茂

本人曾在《酒人儿》一文中,把喝酒人最神奇的一个类型,当然也是最高端的一类人,称为“酒仙”,因为这种人极少,所以没有展开来说。也有人用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的三重境界来类比喝酒的三种境界,认为其中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像武侠小说中所讲的“以气御剑”,乃是喝酒的最高境界:酒仙。

在这个境界的人,古往今来只有刘伶和李白二人,酒在他们这里,超脱出了酒本身的概念,而是幻化成天地万物。

酒造就了刘伶这个“千古醉人”,喝酒让刘伶喝成了中国历史上“嬉皮士”第一人,宇宙万物也不过是手中一坛酒,恰如李白所言:“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酒量好,诗文亦好。他经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他的《酒德颂》曾说“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酒醉后浑然忘我之情呼之欲出。刘伶慕名来到杜康的酒馆,喝了三杯杜康的家酿美酒,一醉就是三年。这真是:“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盅海底眠,刘伶一醉睡三年。”刘伶在酒后也经常失态,但这不是酒后乱性,似乎是刻意而为,以示其雅致高格,与众不同。刘伶每次大醉后,喜欢在大道上裸奔,还自称以天为衣被,以地为床笫。他是当时的名士,名气太大了,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时人不但不斥责他这种有违传统的做法,反而称赞他这种行为是名士风流,是“率真”“潇洒”、有“个性”的表现。

刘伶如果算作酒仙,比起诗仙加谪仙加酒仙的李白还差一个层次。

自古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多半好酒,演绎千古传奇。王羲之醉酒后《兰亭序》名世,张旭酒后“挥毫落笔似云烟”;与李白同时代的杜甫曾写了一首《饮中八仙歌》,将当时号称“酒中八仙人”的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8人,从“饮酒”这个线串在一起,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酒仙群像图,但他们中真正既能称为诗仙又能称为酒仙的,仍然只有“一斗诗百篇”的李白。

曾有诗曰:“李白上街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李白,还号“谪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由于他爱饮酒,能作诗,喜交友。世人称之为“酒星魂”、“酒圣”、“酒仙”。

古往今来,大概再没有哪个文人与酒的关系之密切和嗜酒的名气之大,能和李白相提并论。

李白是一位天才诗人,又是一位卓尔不群的酒仙。和李白同时代的伟大诗人杜甫在那首吟咏“酒中八仙”的诗中是这样写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酒仙”的称号大概由此而来。

李白从何时开始饮酒的呢?李白有一首诗《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湖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诗中明确表示,自己酒仙的名气很大,并且已有三十年的酒龄。根据李白行踪考证,此诗大约写于至德元年即公元756年。由此推算,李白的酒龄当从他24岁开始。现存李白诗文1000余篇,其中以酒、酌、饮、杯、樽、觞为题入诗的有200余首,约占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但他早期的作品,即25岁以前,尚没有一首与酒有关。由此可见,酒仙李白并非生来便是嗜酒之人,也是后期慢慢培养出来的。

李白著名的诗酒代表作,如开元二十四年写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见他才华横溢而又放荡不羁,因怀才不遇,乃诗酒自适。还有一首《赠内》,是他和妻子许夫人的戏谑之作:“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李白一生喜欢游历,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在居长安期间,太子宾客贺知章闻其名,相会于紫极宫,称他为“谪仙人”,解金龟换酒,与之订为莫逆之交,成为中国文坛的一段佳话。

在长安期间,李白同崔宗之等人被称为“酒中八仙”,故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李白在游历江夏、襄阳等地之后,结识了韩朝宗、孟浩然等著名人物,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诗中将酒醉后的形态写得惟妙惟肖,如果不是常饮常醉,绝对写不出这种流传千古的醉酒诗。

只要翻翻李白的诗集,就不难发现他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有酒。正如郭沫若说的:“李白真可以说是生于酒而死于酒。”关于他的死,虽有种种不同的传说,但大都与饮酒有关。其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情调的是说他醉后到采石矾的江中捉月亮,失足落水而死。虽然有些悲切,但是与酒仙一生放荡不羁、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方式倒也吻合。

李白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士,他留下来的诗作,以及种种关于饮酒的故事,直至数百年后,仍是脍炙人口的佳话!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得清清楚楚——“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是酒仙成就了诗仙,还是诗仙升华了酒仙?更或是命运把诗仙、酒仙、谪仙集于李白一身?此乃喝酒的至臻之境,我等凡人只能仰视。

所以我在写本文时,一直想找一个现代酒仙的例子,可惜至今还未找到。如果你是,请来一会吧,我这里备有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