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寻找生活中的诗意
发布:2021-12-02 来源:伊犁垦区报  作者:系统管理员  编审:admin5  浏览量:640 

◎蔡立鹏

因为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爆红的乡土诗人余秀华让网络狂欢,诗歌——这个沉默依旧的话题再次被媒体和受众津津乐道。

其实,在我们忙碌紧张的生活里,诗意从来不应该缺位。

曾几何时,我们在语文课本里仰望李白和杜甫,“唐朝的月光”曾是中国诗歌永恒的丰碑和高度。

曾几何时,我们膜拜北岛、食指,喜欢汪国真、席慕容,那些动人心弦的文字现在还令人难以忘记。

也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缺少诗意。诗人们几乎在一夜间遁到了历史的角落,周围的一切变得无比现实和刻板,技术成了人们对人对事首要的选择,“抬头仰望星空”几乎成了一种奢望。

物质的发展,给人们带来高品质享受的同时,也挤压了现实的生存空间。在强大的物质世界里,精神追求变成了一种奢望,所谓生活诗意荡然无存。

好在,这几年,诗歌和诗人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新华书店的“诗歌”专柜上,《唐诗三百首》又占据了主要位置,而北岛、顾城、海子们的作品也重新包装上架,诗集封面上,他们深邃的目光让人眼前一亮。而周围的文人朋友们的大作也频频见诸媒体,甚至结集出版,在微博和博客以及手机短信里,也经常可以看到文朋诗友们的诗歌作品,诗歌朗诵会慢慢得到追捧,诗人,再次成了一个令人尊重的称号。

记得几十年前,王蒙在新疆,落脚在巴彦岱一个普通的维吾尔族家庭里。作为当时一个被改造的对象,他不由得担心起来。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户维吾尔族农民不但没有非难他,反而怀着一种极大的温暖去帮助他、爱护他、保护他。几十年后,当有记者问及当初为何如此友善地对待一个异族人时,这户农民的主人说,因为他是一个诗人,我们想,一个国家怎么能没有国王和诗人呢?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说出这句伟大的话来的——他仿佛是不经意说的,我只知道每次从王蒙的作品里看到这句话,我的心灵就无比的震撼。

是的,这个世界不能没有诗人,没有诗人的生活将是多么的枯燥和无趣。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首次接触这句诗,是十多年前读一篇文章时,知道这是德国诗人荷尔格林的诗句,我便记住了它。“诗意地栖居”,恰是我这个骨子里具有浪漫情怀的人向往和追求的境界,它常常鼓励着我,诱惑着我走向希望的远方。

诗意地栖居,应该是一种美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仰望星空,凝视明月,泛波五湖,踏遍青山,这就是一种诗意。

我们的生活为何缺少诗意,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在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使人们的生活充满诗意和幸福,实现物质、精神、文化的多重丰收,更为重要。因为,充满诗意的生活,会使人更加积极健康向上,也会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强大。

人怎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在于读懂了自然的真,读懂了人情的善,在于体味到了艺术的美。呵!诗意从何处寻,或许就在“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