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我喜欢看电影,喜欢电影院的氛围,感觉只有坐在电影院的硬座上,才能好好欣赏电影,代入感大大提升。
两年前,我在花城影院看《狼图腾》。这么多年,我是第一次在小放映厅里看电影,颇多惊喜。候影时,在等候区见到几个眼生的人,又见到几个眼熟的人,不禁自动把大家归为影友,生出几分知音之感。
有关电影的记忆其实是不少的,随便翻一翻,就是一嘟噜。突然就想写一写了,大概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电影情结吧。
我喜欢电影里有关火车的情节,尤其是那种慢行的绿皮火车。主人公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看窗外的风景,我也跟随主人公的视线,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看广袤无边的平原、起伏有致的丘陵,看整齐的树木和稀疏的村落,看明晃晃的水塘和电线杆上沉思的小小鸟儿。到了深夜,车厢里安静下来,窗外黑漆漆的,这时候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格外清晰,不知道要开到哪里去,好像永远不会疲倦。每当这时,我都仿佛身临其境,似乎也坐在了绿皮火车的硬座上,看着窗外流动的景致、流动的时光。
小时候看电影都是露天的,如此简陋的条件,电影票却一票难求。每当我家有看电影的集体活动时,母亲总是早早炒好瓜子,我随着哥哥一起提前去占位置。挤进电影院拿出母亲准备好的衣服,一字排开铺到长条凳上,我和哥哥各坐一边,等着父母弟弟的到来,那个开心劲儿无以言表。占座位也有失败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占好的位置被一个中年男人抢了,哥哥据理力争,他却蛮不讲理:“你的座位?你叫一下,看它答应不答应。”气得我电影都没有看好。这个无趣且毫无素养的人,也成了我看电影记忆中的一部分,就像茶杯裂缝里的茶垢,怎么也去不掉。
记得看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时,电影中的小男孩不愿与母亲分离,几经波折,分离十几年后的母子,在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声中再一次相认,相拥而泣,我坐在座位上,感动得眼泪哗哗直流,耳边也传来影院里观众们吸溜鼻子的声音。我其实不是个爱哭的人,以前听说有人看电影哭得稀里哗啦,我只觉得奇怪,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也会如此。
初中时,学校组织看电影,天下着雨,大家在电影院门口等着上一场电影结束。我和同学熊边等边说着话,脚泡在湿泥里也全然不知,谈得那么开心、畅快。等坐到电影院的座位上,才发现袜子、鞋子湿得一塌糊涂。那之后过了不到两年,熊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年电影院前痛快淋漓的谈笑,成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记忆。
我家先生不爱看电影,与他一起看电影对我来说是个幻想。每当我独自坐在影院里等待开场时,我就想,如果身边坐的是他会怎样?但又摇摇头,想象不出他和我坐在一起看电影的样子,心里惆怅起来。
与儿子去看电影,等候区的邻座坐了一个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纯朴的男孩子,短短的时间就与儿子聊得很投机。他不喜欢自己的学校,他喜欢陈楚生的歌,我儿子也喜欢。我在旁边听了,忍不住插嘴:“我也喜欢,尤其是那首《有没有人告诉你》,可我记不住词。”热心的男孩子问影院吧台要了一张纸,把歌词写给我:“当火车开入这座陌生的城市,那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的霓虹,我打开离别时你送的信件,忽然感到无比的思念……”
看王洪涛老师写的《看电影的往事》。我想,下一次看电影会是什么时候?是和谁一起看,或是我自己一个人看?我猜不到,所以这篇小文就叫看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