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精河走马
发布:2021-11-04 来源:伊犁垦区报  作者:系统管理员  编审:admin5  浏览量:1511 

◎蒋晓华

缺水的新疆,有许多带“河”、带“海”、带“泉”、带“湖”、带“渠”、带“津”的地名。

且不说大名鼎鼎的石河子市,还有五家渠市、胡杨河市、双河市、精河县、温泉县、博湖县、岳普湖县、布尔津县、福海县、哈巴河县、清水河镇、安集海镇……当然,相对一百六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而言,这些“水”还是少了点。水是生命的源泉,有水就有绿洲,有水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精河县,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县域北面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艾比湖,艾比湖湿地使14万精河人有了充沛的水汽。精河从县城穿过,精河县因此而得名。全县年均降水量102毫米,年均蒸发量1512.6毫米。与全疆大部分县市相同,靠天吃饭是不成的,幸而有南边的天山支脉科古琴山、博罗科努山的雪水。天山母亲用雪白的乳汁养育了我们,精河人感受得更为强烈。

几十年来,我无数次穿行于乌伊公路,路过精河。我知道沿途大河沿子、托里、托托都是精河县的乡镇,还有我们四师的兄弟师五师的几个团场,八十三团,八十二团,九十一团。八十三团所在地名叫沙山子,以前出产的“炮弹瓜”很好吃,现在则以种植棉花和葡萄驰名,我在这里品尝过椒蒿拌面,是第一次。这些地方我都打过尖,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象。精河县城我也短暂地停留过,不过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这回却是静下心来待了三天,令人难忘。

2020年9月下旬,亚楠、马康健、姚晨和我四位伊犁作家,应邀去精河参加了“庆国庆·迎中秋”采风活动。

采风活动内容安排得很丰富。我们从伊宁市驱车280公里,抵达精河县城已是中午时分,县文联专职副主席纪荣朵已在美食一条街丰盛园快餐店门前等我们了。这家餐馆的抓饭别具特色,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新疆,找到了抓饭,找到了拌面,就是找到了亲人。

这几天的行程都是“朵朵”(纪主席很年轻也很活泼,大家都这样亲切地称呼她)精心安排的。我们住在伊犁路馨园酒店。伊犁路,一看到这三个字就感到亲切,朵朵心太细了。

当天下午,我们参加了精河县“新时代 新使命 新担当”主题文学创作座谈会,这是每次采风活动的规定动作。座谈会上大家很活跃,随便闲聊,无拘无束。县文联秘书长、作协主席陈晓波是我2014年在湖南长沙毛泽东文学院学习时的同学,彼此很熟悉,老友重逢,格外亲切。金多的名字一见想忘都忘不了,张勇、赵世勇合称“二勇”,还有黄雪丽、宋红霞、许栋华几位女作家,一个个光彩照人。热爱文学就显得有灵气,他们都是精河文学界的精华。

马康健作为《伊犁河》汉编部主持工作的副主编,这回是带着组稿任务来的,因而对各位作家倾注了更多的“爱心”,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精河是驰名全国的枸杞之乡,连续两天“相约杞都”,朵朵都给我们安排了参观枸杞加工企业的内容。我们去了托里镇,在精杞神枸杞加工有限公司,认真考察了枸杞深加工生产线,深入感受精河枸杞文化。我们来到县工业园区,参观果生康枸杞啤酒的生产流程。真是不看不知道,枸杞真奇妙,竟然可以加工为干果、原浆、原蜜、胶囊、酵素、枸杞奶茶、枸杞苹果醋、枸杞巧克力豆、枸杞卡瓦斯等这么多品种,玩出这么多花样,作出这么多文章,在食补、食疗的康庄大道上走得如此之远,把枸杞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令人大开眼界,大开思路。

我们还观看了精河县“8·09”地震纪实厅。大量的影像图文资料,向我们再现了2017年8月9日精河县6.6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更是反映了重建家园的精神风貌。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扶贫攻坚给各乡镇、村组带来的巨大变化,我的精河作家朋友们无一例外都投入到了这场对中国命运产生重大影响的宏伟工程中。陈晓波先后在大河沿子镇、八家户农场参加扶贫工作,担任“访惠聚”工作队队长,长达六年之久。他给我们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一位家境贫寒的女中学生,经常到“访惠聚”工作队办公室来做作业,蹭流量,晓波给她提供了种种便利,多方面进行资助,帮助她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这位女学生终于考上了内地名牌大学,晓波助学的涓涓细流仍源源不断。他据此写了一篇《蹭流量的小女孩》,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在新疆,我熟悉的所有作家朋友,艺术家朋友,全部投入到了这一波澜壮阔的事业之中,他们在大地上书写的故事,是一道比纸媒里、网络上更美丽的风景。

张勇带我们去了八家户农场农九队,他在那里的“访惠聚”工作队工作。一听到“农场”我就倍感亲切,八家户虽然是地方国营农场,却与我们兵团农牧团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农九队,与我从小生长的农四师六十五团八连也有许许多多的“公因式”“同类项”“公约数”。这里建了个队史馆,整整齐齐摆放了老职工捐献的许多老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具,从打大土块、小土块的模子到马灯、军用水壶、收音机、老电话机等,太熟悉了,太亲切了。是应该有这样大大小小的红色教育基地,传承我们的屯垦戍边文化。我们兵团建了不少团史馆,可连史馆我还没见着,得好好向农九队学习。我和众多的兵团第二代,第三代,农垦第二代、第三代,都是在这样的连队文化中滋养成长的。

精河县的文化亮点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在精河镇锦福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感受了剪纸文化,一位叫张百雁的民间艺术家备受尊重,他的系列作品《新疆少数民族风情图》流露出浓郁的人间烟火气息。我们在县文化馆欣赏了该馆副馆长、蒙古族民间艺术家孟克的马头琴演奏,他曾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参加过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当时在开幕式上使用的马头琴被奖励给了他,他用这把珍贵的琴为我们演奏了《鸿雁》、《天边》,真正是天籁之音。他珍藏了许多马头琴,我不由得联想到伊宁市六星街俄罗斯族手风琴演奏家亚历山大的手风琴纪念馆。我们在著名的八角楼参观了精河县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在美术馆观摩了精河县平安建设主题美术书法摄影展……令人目不暇接。

朵朵还特意安排了半天时间,组织我们爬山。

精河与伊犁河谷仅一山之隔,即东西相连的博罗科努山和科古琴山。山南就是尼勒克县、伊宁县,精伊铁路穿山而过。我多次去伊宁县科古琴山南麓的托乎拉苏草原游玩,这里发现过雪豹。当地牧民告诉我,这里有一条精伊古道,曾经是比果子沟更畅行的连接伊犁河谷与精河的通道。朵朵说,你们曾爬过南坡,现在也攀攀北坡,全方位感受一下。

攀登的位置在巴音那木,现在已经成为精河县著名的旅游区。有东沟和西沟两条登山线路,我们这回选择的是西沟。同行的张勇说,西沟的风景比东沟好,无限风光在西沟。

于是我们开始操练。果珠尔栈道,精灵溪,天鹰峰瀑布,林海曲径,天亭,都拉洪……这里的登山道基本上是原始的,只稍稍进行了一些修葺,比我在那拉提草原攀过的鹰旋峰、库尔德宁草原攀过的喀班巴依峰、唐布拉草原攀过的小华山,山路都要险峻。唯其险峻,才有味道,用了一个多小时攀上山顶,我们都特有成就感。

山上是一片面积不小的草场,有牧民的小木屋,主人这会儿都赶着羊群下山了。草原上散落着许多巨大的白石,引起了我们的惊叹。这些石头上都刻有石画,一看就是蒙古族的帅哥靓女,是当代人的作品。虽然不是古迹,却也给山上的风景添增了一些人文元素。我们坐在山石上留影,把带上来的馕、熟玉米棒子、榨菜、黄瓜、苹果、矿泉水取出来,就着和煦的山风,顶着温柔的阳光,赏着美丽的山景,享受了一顿别具风味的野餐。

来到精河,还有一处不能不去,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黑山头。这个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的所在,因为山体大部分裸露呈黑色而得名。黑山头南接博罗科努山,北临艾比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艾比湖水域充盈面积最大时达1200平方公里,湖面距黑山头仅有两公里左右,加上延伸出的沼泽湿地,使得这里可以通行的路面宽度只有百余米。伊犁至乌鲁木齐的大动脉乌伊公路从这里穿过,在这里修建军事要塞,必然是钳制天山北坡东西陆路交通的咽喉。于是黑山头军事要塞工程在1962年春夏之交中苏边境发生“伊塔事件”的大背景下,于1963年破土动工,1972年基本竣工,施工期历时十年。这个要塞防御工事完备,坑道四季恒温,全年均保持在12.3摄氏度左右。黑山头军事要塞在当年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施工,时间跨度长,耗费人力数万,是能与天山公路媲美的重大国防工程。我从小就听说过这一神秘的要塞,也一直想来看看,这回终于如愿。要塞虽然已经废弃,但庞大的规模仍然令人震撼。我对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都有浓烈的兴趣,尤其是新疆的历史,看到这近在咫尺的要塞,我似乎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当年的呼吸。

精河的确是一座美丽的小城。连续两个早晨,我都在馨园酒店旁边的精河生态园散步,享受精河洁净的空气。这个生态园占地面积很大,无疑增加了城市的肺活量。路上车辆不多,有一些中小学生步行走向校园,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像初生的太阳。还有一些在公共站台等公交车,每一个站台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透明小屋,里面有一圈坐凳,还有开水供应,干净整洁,清清爽爽,使乘客和行人感到温馨。这些细节,愉悦了我全身每一个细胞。

还想再说说精河的饮食。乌伊公路沿线给我留下了太多美食记忆。五台老马家一号的杂烩汤,高泉珠江饭店的小炒,乌苏大桥桥头四江饭店的大盘鸡……这回对精河的记忆是“马三元牛肉拉面”,是“奔跑的肉饼子”,是朵朵自个掏腰包安排的一家哈萨克族农家乐的风味美食,是陈晓波在自己家里亲自下厨整出的一桌丰盛晚宴,还有伴随着美食、美酒的长相甜美的黄雪丽美妙的歌声,金多与马康健关于《方方日记》的交流,许栋华刚发表在《西部》2020年第五期上的散文,宋红霞微醺的笑脸,赵世勇憨厚的表情……

有件事不能不记,三天里都是朵朵开着私家车陪着我们,也没误了她的日常工作,每天精心编辑“精河零距离”。有回是张勇开车,他对朵朵的车不熟悉,倒车时不小心把一位女士的车蹭了,连忙向车主表示歉意,这位女士得知情况后,微微一笑,也没说什么,让我们先走了。

人到精河不想走,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