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最喜欢白杨了,团场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挺拔的白杨。还有白杨那些神秘莫测的眼睛…..
白杨飒爽英姿般站在道路旁,一阵微风吹过,白杨的叶子唱起欢乐的歌儿,白杨的眼睛默默地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可爱的家乡……
父亲和我都很喜欢白杨。他常说,我们做人要像白杨一样,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可以在生存。尽管外界的条件再恶劣,它依然含笑面对……
人这一生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你所无法舍弃的,为了它们,我们可以耗尽一生。
年少时,我们不明白,为什么,风华正茂的父亲甘愿放弃巨额高薪的诱惑?青年时,我们不理解,为什么人近中年的父亲甘愿放弃人生金钱名利的诱惑?中年时,更不懂垂垂老矣的父亲,还要和小小银针为伍?这些困惑,一直伴随了多年。终于有一天,我也成了父亲一样的人,才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小银针在父亲的手中变得那么神奇,治愈了很多患者。他们慕名而来。于是,简陋的办公室挂满了锦旗,一面锦旗就是一个故事,在父亲人生的长河熠熠闪光。锦旗仿佛在诉说父亲清贫的一生…..
父亲的一生,是清贫的,也是自豪的。无数的患者在银针的帮助下,恢复了健康。
很多外地的患者,慕名而来。记得,有一个中风患者在亲戚的介绍下,来了我父亲这里。
那天,他带着大口罩,一幅萎靡不振的样子。在仔细询问了病情了之后,父亲沉思了一会,然后,平静地说:“小伙子,你这个病很顽固,如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会耽误一辈子的…..”当时,他愤怒地对家人说:“市里的大医院都治不好,你这个土郎中能治好我的病吗?”他对父亲很不屑一顾。当父亲缓慢的说出他的治疗方案时,这个患者沉默了…..
在医治了几天后,他再也不说话了。他的病情在一天天的好转,父亲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过了半个月,他的歪嘴终于好了。他父母高兴地说:“张医生,你真神啊!”我父亲谦虚地说:“解除患者的痛苦,是我最大的愿望,小伙子,可以找个漂亮媳妇了…..”小伙子不好意思的笑了。他们的笑声久久地回荡在破旧的天花板上……..
患者在父亲眼里,高于一切。如同亲人一般…..在父亲不懈努力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父亲,在当地越干越有名气。后来,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还因为论文获奖,被中国针灸协会邀请去北戴河参加会议,做学术研讨。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他是第一个因为医术高超被邀请去的新疆代表……回来后,他的干劲更足了…..
多年以后,已垂垂老矣的父亲,还从事着他心爱的医疗事业。很念多人都很不解,包括身为儿女的我们。邻居不解地问:“你父亲工资都五千多了,干嘛还干呢?怎么不享清福啊!……””我们也劝说他,不要干了。已经是近70岁的老人了,是要保重身体的年龄了…..
医者父母心。现在,我才懂。他常说:“女儿,我们现在的条件好了,但是,还有很多人很穷,我想帮他们解除痛苦…..”那一刻,我终于懂了,为什么他的收费总是那么低,有的患者还不要钱,甚至还为个别患者倒贴……在左邻右舍眼里,我的父亲是个怪神医……
前不久,因为患重病,我住院了。那天,在我躺上手术台的那一刻,我很坦然,因为我牢牢的记得父亲说的话:“医生,是一个讲良心的职业,每个医生,都会善待患者的……”历经5个多小时艰难历程,我终于醒过来了。病房里,医生护士忙做一团……刚做完手术,因为麻醉剂的副作用,我的嗓子哑的说不说话来,母亲急的快哭了…..顿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想:如果我哑了,还怎么给孩子上课啊?”…….
父亲把医生这个职业当做了毕生的追求,而我把这种信念牢牢地刻到了心里…..
身为老师,我又怎么忍心离开心爱的三尺讲台?身为教师,我又怎么忍心离开心爱的教师岗位?身为教师,我又怎么轻易离开亲爱的孩子们?”……小小三尺讲台,见证了我的青春,见证了我的理想,见证了我的人生……
忽然想起,儿时的那片白杨林。一阵微风吹过,白杨的叶子呼呼作响,白杨的眼睛还是那么有神…..它们见证了父亲坎坷的一生,见证了如同他一般的老军垦战士平凡的一生。他们在恶劣的环境里依然乐观向上…..
今天,很少能看到成片的白杨林了,可儿时那些白杨的眼睛却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我知道,那是父亲的眼睛,他在看着我们……
白杨如旗帜一般,猎猎作响,在我们心里,父亲就是白杨的眼睛,永远会看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