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金秋的泪水
发布:2017-07-31 来源:[db:来源]  作者:韩四海  编审:admin  浏览量:559 

金秋的泪水
◆◇韩四海

小时候常偷偷翻看家里的户口本,总在疑惑父母在团场工作职务一栏里农工两字,那时上小学,从课本上知道人的成份或者职业可以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但书本里找不到农工的职业。后来一直模糊地以为农工也许就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或者兼容了两者的一种职务吧。

父母都是团场连队农工,一年四季除了养殖牛羊就是种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学懂事的时候,土地承包到户的政策已落实到了兵团基层连队。

那个年代关于承包土地一年成为万元户(万元户当年是富有的象征,类式于如今的老板之称)的模范实例很多,而在我的少年记忆里铭刻心中多年无法忘记的不是致富发财的诸多事例,而是秋收季节遭遇冰雹灾害,那田间地头,一个个连队,兵团母亲的悲天愤地,捶胸痛哭的场景。

大概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金秋时节昭苏草原四处麦浪随风起伏,油菜荚在太阳底下悄悄发出破壳熟透的啪啪声,一切都预兆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正值暑假,我们这些连队孩子,每天赶着牛羊上山放牧。盛夏,正是羊儿刚剪去羊毛的季节,平时温顺的绵羊群突然脱去了厚重温热的“加厚纯羊毛大衣”,一个个像卸了负重训练的长跑健将,从早到晚撒着欢儿在山坡上草地里乱跑。

这可苦了我们,我们刚从学校考完试,准备轻松轻松的时候,父母却让我们去放羊。那调皮的羔羊到处乱跑,也逼着我们跟着它们奔跑,每天跑的路不知道有多少,我们觉得,那可比校园体育课训练的强度大多了。

为了能偷些懒,我有我的办法。我平时喜欢看书,比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七侠五义》等,这些书我都囫囵吞枣地读过一遍。每当放牧的时候,我就给伙伴们讲各类故事,记不清的就胡编乱造一些,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每当我的牛羊跑远了,我都会停止讲诉故事情节,摇头晃脑地说“: 欲知后事如何,请把牛羊赶回再叙下文!”这时大家都会争先恐后把我的牛羊赶回,然后一帮小脑袋又挤在一起听我讲诉那些人物情节胡乱穿差编造的传奇故事了。

放牧是辛苦也是快乐的!我们在无忧无虑中担负着假期的任务,什么也不能影响孩子玩耍愉快的心情。但是,往往一看见天边密布的乌云,小伙伴们就开始担心起来。大家根本不是害怕风吹雨打淋湿了身体,而是担忧每个风云突变的时刻,就会有灾难临头,最可怕的就是冰雹灾害,它们那袭击农田时的肆虐劲和过后的情景,都会把痛楚久久地留在我们的心里!

万幸,这个假期,大部分天气都是晴空万里,连队的人们舒展着笑脸,大家庆幸这个季节里没有冰雹,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终于到了可以收获的日子,大家都忙着做着各种准备。那时,康拜因这种大型现代化收割机还非常紧缺。整个七十六团只有几台,农牧连队的领导、职工都心急如焚。这时,团机关、团领导就会千辛万苦地从两百公里外的近郊农场借调过来,帮助大家救急。

可是,这种农业专用机械车,在路上行进速度较慢,两百多公里的路程需要跑三、四天才能到达。金秋季节是抢收粮食的时间,决不能耽搁。我们昭苏地域广阔,土地肥沃,人均分包亩数可达百亩,望着一望无际正值颗粒饱满急待归仓的良田,家家都心急如焚,谁不想提前收割粮,让悬着的心落下来?可是,收割机械这么少,总有个谁先谁后吧。

父亲是连队优秀党员,更是个宽容谦让的人。每当大家抢康拜因的时候,敬爱的爸爸虽然也愁得唉声叹气,但是从来不和乡邻们争抢收割车辆。默默地等待,等待中承受着担心,万一老天翻脸,下一场雨或是一场冰雹,后果会不堪设想。这时候,母亲就会经常催促爸爸,赶快去找连长!这种焦虑的状况一直要延续到收割完毕。如果收割完了,爹娘才安心了。这时候,妈妈就会做几道好菜犒劳一下父亲,往往是几杯酒下肚,爸爸开心的笑声里,连日来的委屈和忧愁早已释怀了。

今年秋天,连队的抢收任务已进行过半了,收割完的职工都乐呵呵的。为什么呢?今年春夏雨水充足,秋季艳阳高照,是丰年的好天气。果然,凡是粮食归仓的人家承包的地,都达到了高产的好收成。看来,连队又要产生不少“ 万元户”哩!

再有两天就开学了,可放牧和贪玩,让我落下了不少暑假作业。那天,我赶作业到半夜,忽然,听到窗外一阵阴风袭来,空气中带来阵阵寒意,远处的天空已有轰隆隆的闷雷声传来。我的心一惊,坏了,要变天了,我家承包地里的小麦还没收呢!

我赶紧跑到院中,观察天空的状况,一出门,发现爹娘早已站在院中,脸色阴沉的盯着天边浓墨的乌云发呆。这时,豆大的雨点夹杂着泥腥味肆无忌惮地扑面而来。我看见,我那勤劳厚道的父母啊,仿佛感觉不到砸在身上的急雨,在那个深夜,像两棵抗击暴风骤雨不甘屈服的树,就那样站在天地间,让浑浊的雨水浇透了身上的衣服。我也陪着父母站在院里,不肯回屋。为什么?我知道,父母冒雨站在院子里,心里一定是在祈祷上苍: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下冰雹啊。

但是,残忍的冰雹还是来了!鸽子蛋大小的冰粒,如密急的子弹从天上射下来,打在我的身上生疼难忍,我哭喊着拉扯爹娘回屋,这动静惊醒了哥哥姐姐,我们一起连劝带扯的把父母拉回了家中。

那一夜,冰雹下了很久,我已经麻木了它肆虐的时间有多疯狂。爸爸一言不发,沉默在沙发上坐了一夜,妈妈的泪水湿透了半个枕头。两个哥哥还有姐姐和我四个孩子谁也没在那个夜里再睡觉。

黎明的时候天睛了,我推开门看见屋外冰雹已下了厚厚一层,连那门前杨树上的鸟巢也被冰雹砸下,里面几只羽翼未丰的雀儿早已命丧雹灾无一幸免。我的心凉了,我们家的粮食也完了,今年注定是一个让父亲母亲哀愁的年头了。

天亮了,连队的乡亲们都涌出来了。他们不约而同地来到田间地头,默默地看着未及收回的田里那惨不忍睹的景象。昨天还沉甸甸的油菜、小麦,这时都被冰雹砸的只剩下光秃秃的秸秆,大部分田地只有一个结果———绝收。

这对于靠土地生存的农工们,一年的收成就这么完了,等于判了他们的“死刑”,收割已再无意义。团部和连队的领导干部们,也早已在现场调查灾害实情了,他们乘坐的小车顶部也已被冰雹砸得坑点密布。可以想到,他们在昨天半夜冰雹开始时,就已经在田间地头,他们的心里更疼,因为,粮食绝收意味着连队的贫困户会增加,给来年的工作造成巨大的阻力。

损失是巨大的,那场冰雹是几十年来少有的。它来得凶猛,可怕,最大的有鸡蛋大小。在我们76团,不但农作物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连牧区的牛羊都有被冰雹砸伤砸死的状况。听说,还有人行走野外躲避不及受伤住院的事件发生。

那一天,我清楚地记得,我们那些兵团母亲们,在地头痛苦流涕,哭声不停。她们抓起地里的泥浆!那泥浆里一粒粒饱满的粮食夹杂其间,无法分离,她们绝望又依依不舍的目光,泪流满面地看着无法收获的小麦、油菜悲愤恸哭。那场景多年以后,我每每想起依然心如刀绞无法平静!

日子终需还要继续,父母用养殖牛羊的收入填补,总算熬过了那年的灾害。新年里,我们四个孩子谁也没有向爹娘要过年的新衣服,可爸妈还是为我们每个人置办了新衣。而我亲爱的爹娘自己却依然穿着平日劳作时的旧衣服。

春节过后,我总是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阻止这可恶的冰雹吗?没想到,第二年的夏天,在我的故乡,很多地方都架起一种专打冰雹的大炮。哦,原来是国家和兵团有关部门深入考察了昭苏草原易发雹灾的特殊环境,专门配发的治理冰雹可发射消雹火箭的高炮。我高兴了,以后我们就可以不怕它了!那年月的一些日子里,我一直在惊奇,

原来真有收拾冰雹的武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