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伟大的母爱
发布:2017-07-10 来源:[db:来源]  作者:  编审:admin  浏览量:734 

新源讯(通讯员 夏莘彬)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去年十月,父亲来电话说母亲病了,已经住院半个月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沉到了海底,泪如泉涌,突然觉得没有了依靠,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一个平凡朴素的传统女人,但她又非常的坚强,是家里的精神支柱。由于年底工作紧张,母亲一再坚持不让我请假回家。每天只有通过电话,开导她要乐观,要积极配合医生,按时吃药,按时吃饭,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每当此刻,我都会内心愧疚,觉得欠母亲太多,以至于我都无力思考该如何好好回报他们。

母亲嫁给父亲时,父亲家里的生活不好,条件很艰苦,父亲在家里排行老大,“长兄如父”,母亲便要和父亲一起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但她毫无怨言,我小的时候,母亲都是糊“纸火”变卖成钱,供给家里的生活,供叔叔姑姑们上学。

从我记事起,二叔就经常给我讲:“要不是因为大嫂,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嫂是一个当家的好女人。”虽然二叔现任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任人大主席,但在他一直是一个尊重兄嫂的老实人。  

母亲一生生养三个女儿,我是家里的老大,2009年4月我在甘肃定西实习的时候,通过师组织部招聘,分到了七十一团工作,“7.5”事件的发生,作为农民的父亲不能理解,在我来团报到的前夕,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新疆实在离家太远了,现在又不太安定,我们实在不放心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别去了,我们交了违约金,在离家近的地方找个工作吧。”当时,我也有点犹豫,但母亲确坚定地说,“既然都已经选择了去那里工作,那就安心的去吧,我和你爸现在身体还硬朗着呢。”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来到了团场工作,现在这里成家,时间一晃就是八年,在这期间我也只有春节过节期间回家看望父母,平常的传统节日从来没有相聚过,父母却从来没有怨言,但每当节日的时候,我总能在电话中体会到父母那种牵挂和期盼。

母亲是一个独立自强的人,从不甘于落后别人。不论是操持家务,还是勤劳耕种,总是早早地赶在别人前面,做在别人前面,忙完自家的又帮助邻居。母亲很少有求于人,她觉得但凡自己能办到的,努力去做没有做不成的。她的好强,她的坚韧,她的育子,使得地里的庄稼一年比一年丰收,家里一年比一年温馨,孩子一个比一个争气。每听到别人对她的夸奖,就看到母亲爬满皱纹的脸,似乎都舒展开来了,她的笑容好像是在告诉全世界,她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母亲对我们的教育是严格理性的,没有大家长的霸道,也没有无理智的训斥。有的是懂得用实际行动来感化你、教育你。事实证明,母亲的教育是成功的。上初三那年,最疼爱我的爷爷去世了,我一度迷失自己,荒废学业,开始旷课、逃学,回家却骗母亲说自己去学校了,后来班主任找家长谈话,母亲才知道我的状况,而她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用她温暖的双收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孩子,你要坚强点,爷爷在的时候不也是希望你能好好学习,有个好将来吗?”母亲用他细腻的爱,做起了我们姐妹三个学习的坚强后盾,很让她高兴的是,她的孩子们没有辜负她的期望,都考上了大学。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我读书上学期间并没有太多的体会,但当我大学毕业,踏上新疆这片热土,直至后来我结婚生子,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的不易,她用自己博大的母爱尽力给孩子们创造优质的生活,也渐渐地从母亲身上感受到了人必须要自强自立,靠别人不如靠自己,不论到什么时候,这句话对我们都非常有用。时至今日,这种性格在我身上已完全体现,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觉得自己能扛过去。

母亲一生慈善,孝敬老人,善待邻居,不论是我在外上学工作,还是结婚生子,母亲都要求我要善待别人,她经常说:“只要你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你。”现在只要和母亲谈心,母亲总不忘嘱咐一句,要和同事好好相处,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感谢母亲给了我生命,感谢母亲用她独特的爱指引我前行,感谢母亲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感谢母亲教会了如何去生活。母爱伟大,母爱永远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