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榜样无言
发布:2017-06-05 来源:[db:来源]  作者:李慧  编审:admin  浏览量:534 

2017年,母亲86岁,父亲82岁,在新疆这个边陲小镇,二老生活已近二十年。老人在过去的年月,一向坚持依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勤俭持家,丰衣足食。后来又得益于新疆补费养老保险好政策,老人有了自己的一份养老金,辛苦多年,受到国家政策的好眷顾,心存感恩和知足,日子如心情一样,越来越充满阳光。但是老人家仍然丢不掉“勤劳”二字,不时地去二姐的果园,种种菜,锄锄草。

老人很习惯这里的生活,因了伊犁具有塞外江南的温润气候,二老身体尚好,只是母亲腿脚大不如从前。母亲每每走出家门,离不开小三轮车以当步。在过去的几年里,母亲坚持在年关将近的时节,按照老家的习惯,做上几锅馍馍,骑上小三轮车,也会给我送上一些。那一个个大白馍馍,就像当年在山东老家大锅蒸得一模一样,让我们对过去的温馨岁月念念不忘!

母亲早年在娘家时,由于姥姥去世早,而娘家老人小孩一大家子,母亲又是女儿中的老大,一大家子的针线活,便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后来母亲成家了,凭着勤劳、节俭和智慧,把一家打理的井井有条,日子虽清苦了点,倒也其乐融融、有滋有味。家境再不富裕,过年小孩子的新衣服总是有的。于是我常常期盼新年的到来,新年不仅有难得的好饭菜,更高兴的是有新衣服穿。

生活再苦,也要善待生活,珍爱生活。

母亲是一个爱干净的人,每次去赶集或者走亲戚,总是把自己打扮得齐齐整整。梳子沾上水,把不长的头发梳在耳后,把平日舍不得穿的新衣,从衣柜拿出,收拾利落出门去,回来再洗干净,继续叠起来放进柜子里。儿时的我曾对母亲的柜子充满了好奇,曾几次偷偷打开柜子,对母亲的宝贝一探究竟,结果发现里面除了母亲的衣服外,还有几枝颜色各异的丝绸花,想来是母亲当新娘子时的头花。

父亲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之家,自小家里老人、孩子也不少,自童年起,父亲的生活在清苦中度过,勉强读了几年书,因家境所致,不得不中途辍学,从此为生计而辛劳大半生。

不管生活怎么对你,你对生活都不要抱怨和仇恨。在那个不分白黑的年代,父亲也曾受过非人折磨,但现在,父亲把那段日子选择了遗忘,从不提起。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那年月,似乎收获只是农民们心里默默的希望,像在心灵深处种了一颗种子,埋藏了很久,却老不见它发芽。在我印象里,父亲跟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民一样,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尽管勤劳,却换不来好日子。农民的好日子是从家庭承包责任制开始的,我家的好日子也不例外,所以,至今,跟千千万万个农民家庭一样,我们感念着伟大的改革开放设计师邓小平的好,是他,不仅让农民的生活有了转机,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年的父亲依然保持着他今生养成的习惯,每天早起,去菜地或果园转一圈,当第一缕春风吹向大地,冰雪悄悄融化,父亲便开始侍弄起那几分菜地,翻地,耙地,整得它平平的,细细的,然后撒上各种菜种,搭起塑料棚,给菜种们一个温润的家,满怀希望等着它们破土。早早地,当天气热起来,便收获了第一根黄瓜。

现在母亲步履愈加蹒跚,从二老住处到我家,只有一碗汤的距离,但母亲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要走上许久。母亲在家里不需要干什么家务了,不过在我们忙碌的时候她的内裤还坚持自己洗。母亲对谁都客气,对儿女也不例外,儿女临走,她还要送到门外。

父母平时不喜欢多言,对儿女的教育也没什么长篇大论。但他们的勤劳朴实,对邻居及路人的乐善,耳濡目染,也像一颗种子,植入我们的心里。岁月如流水,一天天,一年年,涓涓长流不息;父辈们的淳厚、善良、朴素、坚韧,像血液流在我们的身躯里。

让我们大家都回望一下,我们许许多多人的父母,不都是这样的普通人吗?他们自己不是国家的栋梁,却有许多人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他们,构成了我们国家的基石,正如一棵大树的挺立和繁茂,离不开万千树叶为其提供营养。

父爱无言,母爱无声,此爱如黑夜中的灯塔,给我们此生无尽的温暖,陪伴着我们,滋生出无穷的前行力量。我们众多人,像一颗颗夜空中闪亮的星星,默默奉献,坚守自我,清冷却璨灿,为茫茫夜色增添了一丝光亮。(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