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可敬、可亲、可爱的母亲和逝去的父亲
父亲走了,走的时刻,很平和。虽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我还是感觉揪心的痛。那一刻,我头晕目眩,精神恍惚,痛哭流涕。我没有想到我会那样,我自认我比较坚强,直到至亲的人离开才发现都是骗自己的。我的母亲也抱着我痛苦,一直喃喃地说:“建江,你再也没有爸爸了”。
经过一段时间,慢慢的开始平复,但每次到妈妈家,总感觉父亲还躺在床上,静静的看着我。
父亲是2006年8月26日得病,到2016年8月26日去世,整整10年,在10年间,全靠我母亲的精心侍候,才使父亲的生命延续好几年。同他的一样病的同事都去世好几年了。我父亲去世时,连一个褥疮都没有长过。
在我的记忆中,打小开始,父母就一直磕磕碰碰,争吵不断。父亲比较豪爽,母亲较精细,为了抚养4个孩子,在居家过日子上总是意见不一,争吵不休,一直到父亲得病,脑梗、偏瘫、全瘫。得病的父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没有表达能力、没有行走能力、到后来连咀嚼功能都没有,全靠鼻侍活着。母亲瘦小,身高就1.5米多点。父亲刚开始得病,还能蹒跚着走的时候,就是母亲搀着父亲一步一步的挪动。我有时跟在后面,看着二老的背影,觉得非常的温馨。
父亲刚一得病,就失去了语言功能,后来意识越来越模
糊,自至完全没有。行动能力失去,咀嚼功能失去,各种生活功能全面失去。母亲就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他,可以说比照顾婴儿还辛苦,因而婴儿是一天一天的长大,而父亲是一天一天的缩小。
母亲为了照顾父亲,学会了很多东西;感冒了吃什么药,发烧了吃什么药,什么时候吃最合适,根据需要吃多少;什么时候喂饭,喂多少;小便排不下来怎么办,大便排不下来怎么办,到后来,父亲大便基本上是母亲用手一点一点的扣。
母亲用鼻侍管喂了父亲4年,每天4顿,每顿饭的量及温度严格限制,她插鼻侍管的水平,甚至超过一般医院的护士。父亲得病10年,母亲从没有出过远门,到较近的伊宁市都是父亲住院。是母亲搀着父亲挪了3年,用轮椅推了3年,用鼻侍管喂了父亲4年,有时还帮忙带孙子,整整十年。我不知道母亲是怎样扛过来的,但我知道她很伟大,也很善良。
文章的名字叫父母爱情,或许他们不了解爱情是什么。得病后的父亲非常依赖母亲,一有动静就东张西望寻找母亲,而一旦母亲的声音或身影出现,父亲就安静下来,其他的就是他的儿孙们也不行。母亲则十分顺从父亲,她从来不会让父亲饿着、渴着、病着。她总是能想尽一切办法、用身边的一切可能去减轻父亲的病痛。这或许就是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扶持一生,永不抛弃。(刘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