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村庄絮语
发布:2016-08-05 来源:[db:来源]  作者:王东平  编审:admin  浏览量:554 

光阴载着风的翅膀,将日子的扉页一天天翻去…..

踏着年轮的辙迹,深深浅浅的脚印蓄满了漫漫沧桑的履历,人生半坡路上的艰辛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化作生活一天天殷实的馈赠。疲于奔命的双足机械地运转,岁月的印痕一寸寸渗入骨髓,浮躁的生活充斥着体内的每一个细胞。

青春已在凝望中渐渐憔悴,目光也在迷离的企盼中日渐失色。繁华浮尘背后,宁静淡定之中,总有一种质朴的渴望,时刻撞击在心灵的谷底,将无限情思花开一地,滋长着生生不息的乡土情恋。

一切都已远循,但记忆深处总有些跳动的音符闪现在生命的章节中。这些儿时生活的碎片,早已根植于魂灵深处,足以让人用一生去回顾和体味。疲惫的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是那带有淡淡泥土香味的点点乡愁,老巷深处那亘古不忘的景致定格成生命记忆的永恒。

一棵歪脖老槐树是村庄虔诚的守望者。槐蕾初绽之时,总有些不知名的鸟儿,从远处衔几枚干枯的枝条筑巢栖息,碗口粗的枝娅和树干的接口处就是满载着鸟儿希望和梦想的家园。鸟儿高傲地在天空和林子中穿行,散落一种若有若无的乐此不疲地将觅来的虫螟衔给嗷嗷待哺的幼仔,完成它生命旅程中辉煌图腾。

年青的母亲总爱用柳条编织的篮子将香气四溢的槐花一串串摘回,洗干净晾上一会儿,然后拌上少许的面粉,在竹笼里蒸熟了给我们吃,三个半大的孩子围坐在餐桌旁欢呼雀跃,是忙碌一天的母亲最大的收获。

村庄的中央,是养育方圆几百号人的一口老井。隆冬时节,井的周围布满了坚韧的冰块。父亲总会拿一把锋利的铁斧,将冰溜砍成梯状的台阶以方便行走,斧柄早已被父亲粗糟的双手握得凹陷溜光。父亲担水时总是前倾着身子微驼着背,他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这与他在那个苦难岁月的做人极其匹配。

父亲的一生与贫瘠的土地结缘,田垄、菜畦、渠坝是他人生见证的履历表。一头默默无闻的老牛常伴随父亲劳作的左右,冽冽的秋风时常把牛的肋骨吹的生疼。牛高兴时,总爱仰天长哞一声,随后甩起欢快的尾巴,用泥水把父亲的脸颊勾画的斑驳而又沧桑。

从晨曦到日暮,朴素的韵脚年复一年,燥热的骄阳毫不吝啬的榨取着父亲体内那仅有的一点盐水。父亲一生都在努力改变着窘迫的现状,却始终未能改变自身命运的这道辘轳。而他精心孕育的芬芳果实,却浸润着儿女们身心里每一道缝隙。

母亲用麦杆燃起的炊烟是牵引父亲回家的一道缆绳,望着纤如细丝的烟缕,父亲脸上就会漾出一丝甜蜜的光晕。母亲用一双望穿暮霭氤氲的双眼,痴痴守望着在外上学的孩子们的归程。炊烟,让我们感受到最纯粹、最自然的亲近,也让我们的生命受到的阳光般的恩泽。

如今,长久地伫立在土房土路已日趋湮灭的老巷口,思绪随风再次浮起,心中那份涤荡已久的幸福依然温暖如潮。我努力想从光阴的剪影中追寻些什么,诚然都已徒劳。多年前父辈们那道熟悉的身影已稀疏廖廖,老槐树的遗址上垂柳又催生出了新的嫩芽,那是村庄生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