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客居巩留
发布:2016-06-01 来源:[db:来源]  作者:党艳丽  编审:admin  浏览量:574 

您一定没听说过有人将伊犁巩留县称为“山城”吧?可在我的眼里它的确是一座即冷峻又感性的“山城”。该怎么说呢?大概这所有意想来源于那里的人文景致和我更胜一筹的感性。这种感触如久逢甘霖般令人惊喜,柔软地经不起笔触的浓墨渲染,所以,无须刻意描慕,朴素或许更湛。

陌生又熟悉的风景

时隔两年,去巩留沿途的风景别来无恙,只是色彩暗淡不少。隔年枯死的野草和公路旁一棵又一棵的孤树在视线里一晃而过,有此去经年的伤感。那些鲜活的景致还未走进伊犁河谷的春天。其实,它们和我一样需要的只是等待。等待的或许只是一场春雨。

司机师傅问我可曾来过巩留,我说来过,但只在县城稍做逗留,熟悉的乃是那像画廊一样美丽的库尔德宁和恰西景区。也许是曾经用一双脚丈量过那些景区的每一寸土地的原故,所以此去便像是去有看望“老朋友”感觉。“老朋友”在哪里?在山凹里,云底下,离县城还有百八十公里,与我此行目的地还相距甚远,我比谁都明白,所谓看望也无非是远眺而已。

司机师傅看出我的惆怅,伸出手指指向远方,示意我们已进入巩留县境内。前方那处横平竖直的十字路口就是巩留县七乡的标志。一位身材颀长的年轻交警正在不远处望着我们。那张脸因为车速的原因一忽儿模糊,一忽儿清晰,但我确信是个极英俊的男子,因为那棱角分明的轮廓和炯炯有神的眼睛。的确,年轻的交警英俊而威武,还是位维族小伙儿。司机师傅摇下车窗,用流利的维语与年轻交警一番交谈,年轻交警突然就如花儿一样地笑开了,那威武之气顿时升华为一股亲切之气,那么那么温柔地笑着。我听不懂,但仍然仔细地听着每一句,适时地观察着他们的表情。仿佛这样做我便不是位纯粹的乘客或者游客,而是来往巩留与伊宁数次的常客或者是位名副其实的巩留人。

良久,司机师傅才和年轻交警握手道别。那充满力量的相握和眼神的深情交错让我猜测他们熟识,并且关系不一般。我的猜测没错,年轻交警竟是司机师傅的亲弟弟,弟弟成家后就落户在了七乡,兄弟俩仅逢年过节和偶而弟弟当班时才能相见叙兄弟之情。原来如此,那心底滋生的对司机师傅服务质量的小小不满,顿时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则是理解和宽容,还有几分对远在南疆阿拉尔工作的妹妹的想念。我们都是性情中人啊!在亲情面前内心都是那么柔软。

山水画里的城

尽管不是初次来巩留,可我还是被巩留的春天“惊”着了。两年前来巩留时正值七月流火的季节。绿葱葱地城,蓝莹莹的天,还有似有还无的淙淙山涧声揉杂着车水马龙声,是一种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俊秀之美。而如今,道路两旁的馒头柳柳芽初露,几只不知名的鸟雀盘旋迂回,凉飕飕地风直钻人的心窝窝,三月的巩留竟有几分萧瑟和苍凉之态。可是,我看到了什么?那正前方是山,连绵的雪山,镶着白边犹若一条闪闪银链的雪山。美得像一幅山水画,只有灰色和白色,俊得像一处仙境,悬在视线里,那么真实又那么遥不可及。

下意识的环顾四周,这样的景致像是被刻意拉长了围成了一个圈儿。如同一个母亲在保护自己的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说来奇怪,这里因该算得上是山城,可城里却是一眼平川。这样的地形确定了这里的气候,能孕育出恰西、库尔德宁这样的人间仙境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让我感到惊奇的并非远处的雪山和还未绽露新绿的山城,而是站在距离邮局几米远的十字路口,向前或向后望所看到的景致。原来山和城并非是纯粹的山和城,它们是一个整体。当你将山和城连起来观望时,会发现巩留竟然是一座被画在山水画里的城。

这个惊奇的发现让我觉得不虚此行,原先内心因为没能探望“老朋友”的忧伤心情淡然了许多。想想我将在这座被画在山水画里的小城里居住上几日,心儿都笑了。

热情的“托古斯塔拉”(蒙古语)

在巩留的几日并非周末或节假日,朋友去上班,留我一人空守一所房子。房子的方圆几步就可丈量,因此我这个喜欢大自然的“旅行家”无论如何也做不得所谓的“宅女”。

走出去,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几许的熟悉和陌生中静静地感受着这座小城最原始的语言。我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是女子轻盈的那种。过马路时,舍不得踩在还未长出新绿的草坪上,于是踮着脚尖,像一个舞者一样摇曳着身体,有意无意地跟随风一起舞蹈。似乎这样自不量力地做法,能呼出一片片新绿来似的。可是,一切都是徒劳,大地没有像《绿野仙踪》里讲述的一样,突然变绿,花儿绽放。因为还是早春的节气,它们都还在睡眠中,我太心急了。季节的轮回有它固有的规律,我所期望的只不过是幻想家的意想而已。

下午七时,朋友告知今夜有人款待。怀揣着几分想象,随朋友来到了被当地人称为美食一条街的地方。看似没有什么特别的大门进去竟然别有洞天,灯红酒绿,霓虹闪烁,十几或者更多的食客或闲聊或做着其他的事。各式各样的汽车,整齐地排着长龙。一路走过,有装修精致的川菜馆,牌匾鲜艳的火锅城,还有和伊宁市某餐饮店异曲同工的石头锅和香鹅庄。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竟然集餐饮和娱乐服务一条龙,台球馆、KTV应有尽有,这让我很难与白日里所见萧瑟、荒凉的景致联想在一起。就是在这样的感慨中,来到了一家川菜馆。菜馆不大,环境更是比不得大城市里的餐饮店,但是却有几分难以名状的亲切感。餐具很别致,印了风景在上面。杯杯碟碟晶莹透静,可见主人家乃是有心之人,虽经于商道,内心却是热爱生活的雅士。的确,主人家温温尔雅,微笑时浅浅地酒窝充满了和善气息。为我们服务时,也是轻声慢语,几个洋洋洒洒的菜名足以让我心生敬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这样纯净的笑容和心境让人感到温暖。

半个小时过后,杯盏交错,气氛渐浓。那些平时掩在内心深处的真情话,这会儿也借着酒精一股脑儿挥发了出来。朋友因为我的到来,高兴地向大家一一做介绍。那些土生土长的巩留人,因为扎实地饮了每一杯,所以睁着一双双像小兔子一样的眼睛,深情地望着我,不停地重复着“欢迎来巩留做客”这样的话语。要是在往常,总是听重复的话必定是要逃了的,可那一刻却是那样地温情。他们淳朴而热情,如几千年前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托古斯塔拉”(蒙古语:巩留)人一样,延续着祖先奔放、热情的血脉,让人无法不动容。

我只是一个过客

我用五天的时间走遍了巩留的每条街道,并且留下了印记。朋友说我怎么这样容易伤感,我说,如果像倾注一段感情一样去看一座城市,就会刻骨铭心。哪怕,我只是一个过客。

这五天我没有去看我的“老朋友”,而是蜗居在了县城。每一天我都在相似的风景里寻找着区别于大城市的气息。这里的山巍峨刚毅,水纯净明澈,人热情奔放,间具繁华与田园,是一处感性之地,也是一处绝佳的心灵归所。即使一千个人说它普通,此刻我却能以一个过客的眼光将它与其他地方区别开来。因为,在这里我留下的不止是脚印呵,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