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团场,无论是团部办公楼前的主街路,还是和各连队相连的通联路,现在都和城市一样是水泥路面了。
这里的每条路都是团场人快乐的通道。最舒心的通道当然要首推团部办公楼前的主街路了。一年四季,无论阴晴雨雪,主街路在团场“4050”环保人员的细心呵护下,始终是洁净通畅的。只要你走进它,你的脚步就禁不住地想四处游逛。主街路边最引人心馋的是早晨的农贸集市。农家自产自销的“绿色”瓜菜、蛋禽在明朗的阳光下,透着新鲜,透着健康;路两边的店铺里各种早餐小吃合着熟悉的招呼声,让你安然如在家,一块饼,一碗粥,一碟小菜,坐下来随你自在慢用。你也可以放弃平日的矜持,信手掂一截刚出锅的油条、热腾腾的煮苞谷,边走边吃,猛抬头,临近乌伊公路旁,兰紫兰紫的大广告牌:中国薰衣草之乡———农四师六十五团。
六十五团其实是个让人依恋的地方,除了远近闻名的薰衣草外,道路的通畅和团场人的淳朴也成了一大特写。且不说热热闹闹的乌伊公路让来往的游人停走自如,单是生机勃勃的主街路和相连的通联路,就会将你不由自主地卷入团场的生活中。
白天的主街路上悠闲的人不多,相对比较安静。如果是赶上夏、秋两季收获的时节,主街路自然而然就成了农作物晒场,互帮互助的团场职工,一会就让满路荡起薰衣草的花香,满路铺晒玉米种了。调皮的孩子们收敛起了往日的横冲直撞,跟在大人身边欢呼雀跃,闲不住的退休职工也在这路上,走东家串西家地搭手帮忙……隐藏了一个春夏的梦想,就在这丰满的果实和大家庭的欢快中挤满了路,挤满了心,让你禁不住顿足,也想挤身加入。
从主街路向东走几分钟是文化广场,它是团部中心最开朗的地方。只要到了周五的下午,这里就成了学生们聚集放松的好场所。可以喊叫着追跑,也可以齐坐在花坛的水泥沿上,晃荡着脚丫说笑,还可以一窝蜂地趴在石桌上,头挨头地比赛写作业……也有大些的男生女生,一脸的阳光灿烂,怀抱着书本,在广场边的绿荫长廊,挑有靠柱的位置坐下看书。时而,目光也会从书本中游离出来,偷偷瞟一眼同来的伙伴,一不留神,目光相撞,会心一笑,悄然无语。
当夜幕来临时,主街道又有了别样的滋味。团部中心往南北方向到国家粮食储备库的水泥路,是人们饭后闲聊、散步的好去处。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家长里短,议着儿孙孝道,步调一致地前行着。时常也会遇见一两对手牵手的老头老太,慢慢地在路边踱步,不说话,也不用说话,好像整个世界都被这无声的牵手主宰了。
说起散步,爱恋中的年轻人是喜欢躲开热闹寻找僻静的。从主街道的叉路口,随意选一条通道,就是团部和各连队相连的通联路。通联路是近两年新建的,那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尘土飞扬时代已成了记忆。通联路衔接的是一幢幢整齐的庭院,那是连队职工的居住区,都是平常的人家。或许团场是因为这些平常人的辛勤耕作与无私奉献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的。入夜十分,一些浪漫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心仪的两个年轻人携着手,慢慢地从喧闹走入幽静,随之而来的轻松、欢愉在心中飘荡。软软的话语,柔柔的夜风,呼吸着四周宁静而热烈的气息,只觉得这幽静的通联路比白天短了许多,温馨了许多……
也曾因为单位加班,在黑夜里匆匆忙忙往家赶。时常是一个人越走心越紧,可每每从那点点亮起的平常家灯中寻到自家的那盏时,心里猛地涌出的是一种安然,一种塌实,脚步也觉得轻快了许多。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心里想着开心,就不会自找别扭过日子。
喜欢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古词。只要心中有爱,就能找到指引自己前行的那盏灯,而灯下的每条路,都是我们追求幸福、快乐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