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疆,伊犁河谷。
红柳胡杨,戈壁绿洲,星罗棋布的村庄,这不是海市蜃楼,这是新疆。
其实只有两类村庄:兵团和地方。
两个村庄毗邻而居,依偎在开根沟河西侧,相距不过一公里,清一色红顶白墙的砖房。兵团的村庄叫六连,连长是最高长官,地方的村庄叫四队,掌门人是村长。同样是种地,兵团人叫农工,地方人叫农民;同样是放牧,兵团人叫牧工,地方人叫牧民。兵团人来自五湖四海,近亲结婚的几率为零,所以兵团后代比较聪明,文化素质高;地方人有土生土长的新疆“白客”,有内地移居农民,民风淳朴,根红苗正,所以地方人朴实、憨厚。
两个村庄的农人,大部分时间屯垦戍边。
开根沟河水欢快地流淌,滋润着两岸的农田,有时春季发洪水,经常有四队的农民背六连孩子过河上学,河上没桥多不方便呀!六连领导咬咬牙,投资8万元在河上建成200多米的石板桥,大伙乐了。有时天旱,河水贵如油,地处上游的六连总是挤出半渠水给四队农民浇地。春播一刻值千金,六连农机户帮四队农民播种、施肥;秋收不等人,四队农民替连队职工抽天花、收庄稼,虽说是亲兄弟明算账,当然也要优惠不少。主妇们在茶余饭后交流厨艺,生活多了些滋味。也许是日久生情,六连的兵二代小皮找了四队张家的女儿秀华当媳妇,还生了一个大胖女儿,一时传为美谈。
倘若游客到两个村庄逛一圈,绿油油的风景让人留恋,但是,明眼人知道,“田成方、林渠成网”的大条田一定是六连人的责任田;反之,五彩斑斓的“花花田”,多半是四队人的庄稼地。农工种地犁耙播收机车一条龙作业,测土配方施肥、膜下滴管技术、采棉机,甚至飞机化除化控,科技使农工变得轻松,可以从事二、三产业,多元增收;农民也不简单,尽管人多地少,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搞牛羊育肥,发展设施农业,劳务输出和引进技术相结合,收获幸福的生活。两个村庄鸡犬相闻相安无事,在时光里静默绽放。
兵团和地方,无疑是新疆大地的一对孪生兄弟,两个村庄血脉相连,荣辱与共。
宏远集团公司:闫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