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不会辨别美丑,每每小伙伴们评断周围的人谁好看谁难看时,我总是与大多数人的意见相佐,引来同伴们的嘲笑。那时潜意识里总是把看起来和蔼可亲的人当作是漂亮的,冷漠凶狠者当成是丑陋的,甚至明显带着个人倾向,对我好的就美,对我狠的就丑,我怎么也不肯接受别人的观点,固执地用自己的方法“选美”。
年纪稍长以后才知道,凡是女人,皮肤白晳、眼睛大双眼皮者为美,再后来渐渐学会从几何学、美学角度去欣赏美女,审美标准也与众人渐趋一致。那时我们的美女标杆是《大众电影》杂志上的电影明星,能够登上明星榜的一律是美女,长相、气质以及梳妆打扮都是周围女性追逐的目标,假如有人被夸为长得像某某明星,那就是公认的美女了,那人也定会趾高气昂,自以为是起来。
在舆论纷纷谴责《王昭君》中昭君的扮演者扮相不够美,有负大家对中国四大美人的期待时,儿子却对该剧很迷恋。我打趣地问他,这部剧中的女性谁最美,他很肯定地说:“王昭君。”我问他为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因为她善良。”
是啊,人们在以美学、以几何学来审视和评判一个女人是否美丽时,往往忽视了一点,女人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活在现实当中的人,她的行为举止,她的涵养学识,她的品格道德都不可分割地和她的相貌融为一体,这一切都成为影响她形象的重要因素。女人不该是哪个粘贴画中或者广告中的一闪而过的形象代言。无怪乎尚未经过大众审美洗礼的儿子,会自然而然地与当年的我不谋而合了,执著地认为善良就是一种美丽,是一种原始的未经校正的、轻易突破人心理第一道防线的秘密武器,善良是女人的第一张脸,给人的第一印象,让人迅速产生好感的第一要素。
有的人长得很美,从美学角度上讲没有任何可挑剔之处,单看外貌勾魂摄魄,但却毫无可敬可亲之感,这只是一种冷艳,令人敬而远之。也有的人形象完美无缺,但却充满怨恨,把恶毒的能量对准他人。这种人只能让人厌恶。善良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善良像暗香浮动,沁人心脾,善良蕴藏的内涵和人格魅力轻易打动人心。为了不变丑,只有更多地善待他人,让爱意充满心扉,让美丽播洒人间。(刘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