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饼香氤氲的日子
发布:2016-01-14 来源:[db:来源]  作者:第四师  编审:admin  浏览量:530 

小时嘴刁,爱吃的饭食不多,母亲的烙饼算是其中的一种。街头叫卖的烤饼不少,但其味赶得上母亲的烙饼几乎没有。每每吃到烙饼,常常想起母亲弓着背在灶塘前揉面、翻饼的情形。

上世纪八十年代,烙饼是改善伙食的一种极好食物,经济、便捷,还好吃。烙饼虽是北方的传统面食,但自小生长于南方的母亲对此也一样熟门熟路。烙饼虽不是什么精细“大餐”,但却总能让我时常怀念起那些饼香氤氲的日子。

母亲的烙饼多种多样,有千层饼,有肉馅、糖馅饼,有芝麻椒盐饼,有白皮饼,还有白面和玉米面掺杂的杂和面饼。

母亲的烙饼都是发面饼。这发面有讲究,用老面发,面水比例适中,母亲常在全家人睡午觉时发面,从不偷懒。面盆放在暖和的地方,半下午就可以烙了。掀开面盆盖用手指划一下,看面发得松疱疱,鼓胀胀的就算成功了。炉火是要提前准备的,早早架上火,待到煤炭燃到通体通红时,坐锅下饼是最好时机。厚厚的一口平底锅,刷上一层油,油烧热了,白胖圆滚的面饼挨挨挤挤地摆满锅,“哧啦啦”地响着,满屋即刻饼香氤氲。

放学回家,推开院门便嗅到窜动的饼香,香气勾出我的馋虫,不由得快走几步,不等母亲发话,一手抓起一块刚起锅的饼子,顾不上烫,猛咬一口,从嘴里一直烫到胃里,划出饼子的运行轨迹,嘴里扑扑地吹着,一边吹气,一边双手不停翻倒着面饼。

母亲动作麻利,一会儿和面,一会儿擀,一会儿转动锅,一会儿翻饼,还要不停地添煤,保持炭火红焰焰的,既不能由于火小夹生,又不能为火大烙糊,常人做这些定会手忙脚乱,但母亲总能将这一切伺弄得井井有条。母亲的烙饼很少烙糊,都是松软焦黄的,虽说母亲能够轻松应付,但难免有失误的时候,这时母亲总是一边自责地喃喃自语:“唉,火大了……”,“烙时间长了……”一边拿起菜刀使命地刮着糊锅巴,我们姊妹仨都是捡油亮焦黄品相好的吃,常常是三只手一齐伸向同一个饼,比的是谁眼疾手快。母亲脸上总是浮着舒心的神情看着我们狼吞虎咽,愠怒道“好吃吃个死,不好吃死也不吃!”

我一边大快朵颐,一边观赏母亲烙饼,仿佛母亲并不是在烹饪,而是在做画——一幅技艺精湛的工笔画,而饼则是她的杰作。

母亲做的烙饼总是咸淡合适,葱香、肉香、面香弥漫,母亲一烙饼,我就哪都不去,贪婪地望着哧哧作响的锅里,一边努力地咽着口水,不等母亲把饼捡到盆里,我就捧到了手里。母亲烙一个我们吃一个,经常是烙到最后,盆里只盛着个把饼,而我们却撑得肚儿溜圆,直叫唤:饭都满到耳根了。

而那烙糊了的饼子都入了父母的肚子,父母也心甘情愿地享用着吃剩的面饼,我们也觉得这一切来得这么天经地义。

千层饼是用葱花和着清油少许辣面肉末做馅的,烙好后一层层薄薄地撕开来吃,每一层都香辣入味,举起来对着阳光看还透亮。

每种饼都有各自的特点:白皮饼温热,有着清淡的麦香,外焦里嫩,还特有嚼劲,就着白生生、浓酽酽的羊肉汤,胃口即刻大增,吃饱后再揣一个。

春天的韭菜合子,自家的鸡蛋,炒香后拌和切成小截的韭菜,香味尤其浓郁,顺风可以飘出几十米。

表面粘满芝麻的芝麻椒盐饼,咬一口皮酥脆内松软味香甜,白口吃耍就已香爽生津。

家中姊妹都不是强壮体格,母亲因此隔三岔五烙些饼子改善伙食,不用炒菜,我们就已吃饱,撑得晚上睡觉胃里仍然结实得有个石块。

如今父母年事已高,街头什么样的饼都有,家里也有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电饼铛,便不再像早年那样操持烙饼了。想吃饼很快就能吃到嘴里,只是这滋味大不似从前。

想来母亲的烙饼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其中有一味调料是母爱,有了母爱的调剂,母亲才能将这普通的面饼做得这么细致这么回味经久……刘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