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孤独的时候,就是每次想起家的时候,而当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又想起了家。
父亲
在我心中,一直对父亲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心理。
小时候,每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总是不敢面对父亲。虽然父亲也并没有批评过我一句话,仍旧潜意识的认为父亲没有说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对我自己最大的批评。
父亲和我很少说话,小时候我甚至都可笑到怀疑父亲不喜欢我。时至今日,我已懂得了父爱如山。
记不得多大,总之很小很小时候,我发高烧。深夜,寒冬,一个宽厚的臂膀裹着毯子抱着我,跌跌撞撞的奔到了村子两公里外的医务室。现在想想,如此温暖,也确是父亲无疑了。
自初中后,由于路途,便寄宿于学校,和父亲见面的机会更少了,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唯一留在记忆中的可能是父亲匆匆放下让我度过寒冬的棉鞋,在校门口等了数小时接我放假回家的画面了。虽然没有语言,确也能让现在的我想起来便觉得温馨。
高三临近毕业高考,没有记错的话,是人生中父亲第一次主动打电话给我谈学习情况。父亲没有很重的口气,也没有批评我学习的严重下滑,只是说了句:“听说你学习情况不好,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把握。”这句话也让我在宿舍呆了整整一下午,抹了好多把眼泪。当然,也下了很大的决心。现在,我依然很感激父亲对我说的话。
其实,那天父亲没有说的话还有一句:“你妈妈在做手术,一切安好!”
若不是我已经长大,或者很多事情我仍没有记得,也仍没有在意。只是在每年回家的时候,看到身边的老人,看到父亲渐花白不再去打理的双鬓,才会觉得深深愧疚。
母亲
母亲很朴实,寡言少语。
小时候,总认为母亲总不知疲倦,仿佛精力无限的一样照顾家庭。后来,我发现小时候的我也的确太过天真,母亲这些年的变化总成了心中最大的牵挂。
我记得母亲凌晨四点多起床给我做饭,送我上学,又自己一个人抹黑回家的身影。
我记得母亲日日夜夜为家里操劳,总是把钱省下来给孩子最好的,自己确日渐消瘦的样子。
我确只能想象母亲躺在床上最想她的孩子时,只是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忍住了思念,止住了拨通电话的父亲的神情。
我确只能看着母亲躺在床上忍受着因药物带来的伤痛,还轻轻的颤抖的安慰这自己的孩子说没有事情,过一会儿就好了。
我也只能恨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不得不一次次为了学业和工作狠心擦去那些舍不得,再次踏上离家的路。
我
时间一天天的流逝,我一点点的成长。如果说,每一次成长,都是悲伤,甚至是支离破碎中后的蜕变。成长,我们付出了一次次的代价。我们可以停止时针的转动,却停不住时间的流逝,就像我们停不住一次次的代价换来的成长。又是什么力量,能让我坚持到现在的模样?
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人走,确没有习惯不去想念。
有人说,“父母在,不远游。若远游,必有方。”
即使会遇到迷茫,甚至暂时失去方向,若是感受到如此温柔而强大的力量,我又何曾失去方向?我又怎能失去方向?
家,便是我从不曾改变的方向。
这,便是我的家,即使再觉得孤独,我也会用全部去爱。(霍城垦区人民法院 姚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