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网站
首页 >> 师市概况 >> 文学天地 >> 详细内容
我的老家在宜宾
发布:2015-09-23 来源:[db:来源]  作者:  编审:admin  浏览量:571 

我的老家在宜宾

 

二十年后再到宜宾,我才猛然有悟。其实,我已经不算宜宾人了,我出生在宜宾贫困的乡村,但一般不这样告诉别人,我说:我出生的地方如同韶山,这样回答除了虚荣外,更有两个顾虑:一是不要给老家的省长、市长脸上摸黑,因为小康了就再不要提贫困二字;二是谁不说俺家乡好你干吗非要挖空心思给家乡修饰丑化词哩。

别人问来了二十年还不会说普通话我说:学普通话不难,是我不想学,因为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象过去全国都在搞计划经济,某天某地突然搞的是市场经济,那它就叫特区,我不是说我不是普通人,就一定是伟人、圣人、名人、奇人,其实我就是宜宾人人好了。我在诗中写道:在宜宾,我话说得再土,他们总说有点洋/在北方,我话说得再洋,他们总说有点土/我虽然两面不是人,但我是一个真实的命题

坐在省亲的火车上,车厢空气里弥漫着康师傅味儿,让人食欲大减,可座位上女孩子们一个个红嘴粉面眉清目秀,又让人精神振奋,可爱得叫我目瞪口呆,她们坐在从北方通往宜宾的火车上对两旁川南的每一片树叶都感到惊奇。清晨我打水不小心碰了一女孩,她操着标准的北方普通话脱口而出:川猴子!而她却是去看望宜宾的外婆和爷爷。外婆是她妈妈的妈妈,爷爷是她爸爸的爸爸,她一生气就忘记了,我想起来又实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十天后我在宜宾广场边看到人们围观喝彩耍猴,他们也忘记了猴子原来是人类的祖先。

宜宾乡镇有我的祖房,建造得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用来做柱子,看上去孤零零的;上面盖一个木架子,看上去瘦骨磷磷的;顶上铺的是灰瓦,看上去单单薄薄的;四面竹篦墙敷上泥,看上去摇摇晃晃的;不管你曾住的是琼楼玉宇,还是摩天大厦,你不能不说这也是房子。此次还乡,住在这祖房里也发生了感情。初到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无更多奢望,住了近40天后,我的好感油然而生,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有墙而孔洞太多,隔壁夫妻做爱的喘气声如在枕边。纵然不能蔽风雨隔声音,但父辈们在这屋住久了便成了祖屋,祖屋就是老屋,老屋就有个性,有个性就可爱,可爱就让人恋家。

一天我去了城里的一幢楼房作客,这幢楼原先是国有老大们住的,那时在这楼道里整天听见漂亮的少妇们张扬的欢笑声足以使你心荒意乱,你从她红扑扑的脸上告诉你----生活就是这么美,日子就是这么甜。如今走进这幢楼,黑黢黢的楼道显得有些阴森,要用尽全身力气跺得残缺不全的窗户玻璃哗哗作响那顶上的感应灯才发出一丝红红的光,整幢楼房静得让人有些可怕,昔日的笑声没有了让我魂牵梦绕那个女人的厂子已倒闭了,听说她去经营班线车了,不知她生活如何心里就有些隐隐作疼。13岁的外甥女用极平静的口气告诉我:企业效益不好,有的带着老婆孩子外出打工去了,有的离了婚搬走了,整个楼房离空也差不了多少了。,一天后,我带着一股淡淡的忧伤,离开了这幢昔日欢乐的楼房——这楼比不上我家的祖屋;离开了她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县城——她的身影似乎还在那县城飘然

在北方的城里住久了,总觉这城里的鸟没地方做窝,这城里的房子很少有屋檐,这城里的门睁着猫眼顶着号码有人在家也销着;这城里的邻居见面也不打招呼,这城里有水流的地方就臭,可这城里人最怕臭,连臭鞋子也要关在门外。而到我出生的宜宾乡头,乡头的树上结满了鲜红的桔子,乡头的路弯弯扭扭没有栏杆,乡头的房子很少砌围墙,乡头有水流的地方就有鱼虾,乡头的天空特别大,乡头的花草随随便便生长,乡头没有装模作样的假山,乡头人早晨起来不知道跑步就挑着粪桶进城走街串巷扯着嗓门喊:粪桶倒……”,乡头人晚上没地方搂着女人的腰跳舞却只能钻进被窝与一身肥滚滚的有点汗香味的婆娘商量年果菜价格,乡头人再穷看见叫花子顶多说一声赶明天我们也是同行了,可还是拿起碗向米桶走去……

走在老家的土地上,一条条田梗在我的身上爬来爬去,一座座小山包随冬天的寒风在我的皮肤上此起彼伏。此时感悟到老子«道德经»里说的:回归自然,回归婴儿……”的意境,脑海里忽闪忽闪:看见全身被汗水湿透了的姑娘在班线车忙着收钱撕票,看见房头幺爷坐在石梯上叶子烟杆在冒一朵朵青烟,看见二爹脚背上的青筋忽然变成了蜿蜒的长城,看见堂弟在打屋地基用箢箕一担一担挑土,看见镇上我最想去但一直没进去的那个裁缝店没有了缝纫机的声音;看见茶馆里的大嫂大婶哈哈连天与汉子们明目张胆地动手动脚,也看见二老爷醉酒后上街晃到下街,再从下街晃到上街嘴里不停地宣传反腐倡廉……

是的,我是宜宾人,但我却偏偏在北方的边城做事。二十年前踩过宜宾城的马路,如今再回来——人民路、鲁家园、打金街的马路硬梆梆地板着面孔对我极不亲切,它们整天被几百万双长长短短的皮鞋践踏,哪有闲情逸致来搭理一个西部游子呢?后来我觉悟到,我应该算是外地人了。王大姐一边往我碗里夹菜一边含着半口饭不太清楚地说:三兄弟,你是外行,当参炖猪脚是大补,从事幼师工作的小妹讲课似地告诉我:三哥,你是外行,打牌的乐趣比喝酒丰富得多,难道“她”也认为我一切都是外行?……。这时我感到,对宜宾的吃、喝、玩事事成了外行。但又一想,虽然当今的大多数人都在努力争取成为内行,可是在宜宾的40,使我感到外行比内行更有生活的乐趣。

买一斤好香肠,内行总是一小口一小口地细细品味,谈论究竟是买的占了便宜还是卖的没吃亏;外行则不同,他会狼吞虎咽吃得个饱咯翻天,尔后谈天说地。

打一场麻将,内行总是看上家防下家,瞄着对家想钱夹;外行则不同,图的是自摸瞬间的快感,但绝没想快感之后的收入。

喝一顿酒,内行总是按照酒文化规矩,你劝我来我劝你,最后不是自己愿意而是被别人醉的;外行则不同,要着喝抢着喝,喝得黄河水不清,喝得长江水倒流痛快淋漓,喝好走人,即使醉了也是自愿醉倒在家门口。

相对而言,内行教条、固执、很难说服,外行则纯朴、率真、更有勇气,新事物往往是由外行而非内行发现的。哥伦布如果是个地理学家,可能就发现不了新大陆;但丁如果是个神学家,煌煌«神曲»也必定写不出来。一天去南门大桥看热闹,一文雅十足的老翁语气沉重地叹息:这南门大桥怎么会断呢?一看他就是内行,是机关退休的,因为内行多数孕育于机关,而就在同时同地一农妇推着手推车车上原声带放着银饵汤、五香蛋,味道好得很……”嘴里却在埋怨:桥好久才能修好哟,推车上渡船太不方便了一看这就是外行。这回我在宜宾期间也遇到了不少的外行,象小邓、小陈我们凑在一起差不多就是几本杂志在一起,五花八门,无其不有,无其不谈,完全不用公务员的言行规范自己因为这不是政府机关大楼而是火锅店;也不需要谈话内容必须字字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因为围坐的不是会议室的圆桌,而是一盆热气腾腾的姜鸭火锅,你说这样一堆外行在一起怎不其乐融融。所以呀,经济要飞跃,外行不能少。

宜宾,也许今生不属于我的世界,但这里有人、有事将让我一生牵挂---班线车上的女人,乡镇上的老屋,正气巷的火锅,真武山的家宴,沿江路的夜色,万国花园的浓茶,五粮液的美景,这事中的人,这人为的事,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追忆。是不是应该等待有一个合适的时候,等待有那种合适的情绪,找一个幽静的地方,抑或是独自坐在房里,好好地理一理,让那在宜宾40天的一切都再重新地出现一次,或几次,而我就在这重现的情感当中尽情地享受点什么,或者尽快地发泄点什么。但我知道,在我自身的那个角落藏匿着的隐秘,爱念那同窗的事在有的人眼里是不光明正大的,可是在我的私情中则是一个神圣而又荡魂的绝好幽处。

宜宾,我对您这份情却也真、也善、也美。

 

 

师工会  凌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