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师可克达拉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兵团第四师调查队
2018年4月3日
2017年,在兵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师市党委、可克达拉市政府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聚焦兵团职责使命,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坚持发展为上、工业为先、投资为本、招商为要的原则,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坚持用兵团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统一行动,进一步拓展了师市经济持续增长、改革顺利进行、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和谐安宁的新局面。
一、综合
从总体经济运行情况以及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等情况来看,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全师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不过,仍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的动能不足,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创新驱动力不足,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机制还不够健全,自身财力不足,民生改善离职工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投资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初步核算,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42.2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89.5亿元,增长6.2%(其中工业76.8亿元,增长7.3%,建筑业12.7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43.9亿元,增长23.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4.4∶53.4∶22.2调整为24∶51∶25。全师人均生产总值7.34万元,比上年增长9.1%。全社会缴纳各种税金9.69亿元,实现综合利润5.69亿元。
表1 生产总值完成情况及其增速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增长%
生产总值 175.6 10.3
第一产业 42.2 7.9
第二产业 89.5 6.2
工 业 76.8 7.3
建 筑 业 12.7 0
第三产业 43.9 23.7
一年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可克达拉市政府施政元年各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市第一届两会圆满召开,“政”的职能逐步完善到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拉开,一期管网工程全部完工,给水厂正式运行,七一七大道等34条主次干道建成通车,“四馆”等功能性项目及29个市民服务项目全面推进。城市园林景观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产城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5.5亿元。可克达拉市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28亿元、同比增长1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38亿元、同比增长9.2%,年末总人口8.95万人,实现税收收入1.05亿元,城市建设发展基本实现了“三年有模样”,为“五年大变样”夯实了基础。
向南发展托管36团基础工作扎实推进,2017年36团实现生产总值5.93亿元,同比下降8.3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下降26.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5亿元,下降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50∶27∶23。201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增长23.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9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目标123%。团场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90元,增长9%。全团常住人口8436人,新增1268人,增长17.7%。
二、农业
全师完成农业总产值91.56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种植业59.11亿元,增长9.9%;林业1.19亿元,增长35.0%;牧业25.45亿元,增长9.0%;渔业1.69亿元,增长10.7%;农林牧渔服务业4.12亿元,增长1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结构比为64.5∶1.3∶27.8∶1.9∶4.5,农作物亩产值2400元。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4.19万亩,增长0.8%。其中粮食107.15万亩,下降11.6%;棉花11.31万亩,增长27.4%;油料33.72万亩,增长29.6%;甜菜7.73万亩,增长27.4%;蔬菜4.98万亩,增长12.0%;香料7.06万亩,增长33.3%;中草药材3.5万亩,增长152.6%;瓜果类(西瓜、甜瓜、草莓)2.37万亩,增长52.4%;苜蓿5.56万亩,增长3.5%;其他作物10.81万亩。
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161万亩,其中棉花精量播种面积11.3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40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155.06万亩,其中高新节水灌溉面积94.86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67.76万吨,下降4.2%;油料产量8.20万吨,增长36.8%;棉花产量1.56万吨,增长46.2%;甜菜产量46.43万吨,下降19.5%。
表2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及增长速度
指标 总产量 单产 总产量增长 单产增长
(吨) (公斤/亩) % %
食作物 677607 632 -4.2 8.4
#水稻 98753 725 -0.2 -1.0
小麦 172262 487 -34.8 2.1
玉米 340261 772 17.1 5.0
高粱 16173 649 -31.2 -1.7
豆类 18741 258 33.9 12.0
棉花 15631 138 46.2 14.7
油料 81983 243 36.8 5.5
#油菜子 67412 246 63.3 2.7
甜 菜 464267 6008 -19.5 -2.0
水 果 347201 -2.0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6705亩,比上年增长33.4%。未成林抚育作业面积93.94万亩。
年末实有园地面积22.13万亩,下降1.0%,年内新增园林面积1.56万亩,增长119.9%。
年末设施农业大棚3556个,面积9073亩。已种植个数3458个,面积8193亩,其中蔬菜面积4526亩、瓜果2412亩、花卉苗木271亩。
年末拥有出栏万头以上的养殖场105个,年末存栏能繁母畜75.29万头。
表3 主要畜产品产量、牲畜年末存栏数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年末牲畜存栏 万头 116.16 2.8
#大牲畜 万头 11.00 11.3
羊 万只 89.44 2.6
猪 万口 15.72 -1.3
肉类总产量 吨 57530 7.7
牛奶总产量 吨 89330 6.5
绵羊毛总产量 吨 3433 1.8
禽蛋总产量 吨 20987 13.2
全年水产品产量10400吨,增长1.4%。
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3.5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4%;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930台,小型拖拉机1042台。全年农用化肥(实物量)12.95万吨,增长1.9%;农场用电量15298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2.2%。
三、工业、建筑业
2017年师市工业法人单位共计241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81家,规下工业企业16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93.58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轻工业产值96.05亿元,增长6.4%;重工业产值97.53亿元,增长12%;销售产值190.96亿元,增长8.2%,产销率98.6%。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54.62亿元,占师市工业总产值的79.9%,增长11.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24亿元,下降2.9%。个体工业产值18.71亿元,增长6.4%。
团场工业完成产值135.29亿元,增长4.0%,占师市工业总产值69.9%,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师直工业完成产值50.02亿元,同比增长26.8%。兵团分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26亿元,同比增长4.9%。
表4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及其增速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54.32 -49.9
小麦粉 万吨 -0.65 -13.2
大米 万吨 0.74 4.6
饲料 吨 3,746 2.3
食用植物油 吨 -9,687 -14.2
成品糖 吨 18,983 66.9
乳制品 吨 -250 -5.0
饮料酒 千升 -2,732 -5.7
#白酒
(折65度,商品量) 千升 -2,759 -8.4
葡萄酒 千升 -125 -1.0
白兰地 千升 151 8.3
软饮料 吨 -35,176 -46.3
单色印刷品 令 -3,627 -85.2
多色印刷品 对开色令 -88,284 -31.0
焦炭 吨 -71,394 -100.0
碳化钙
(电石,折300升/千克) 吨 37,307 46.8
烧碱
(折100%) 吨 25,484 66.0
聚氯乙烯树脂 吨 37,297 66.0
电极箔 吨 149 7.4
塑料制品 吨 237 0.5
水泥熟料 万吨 3.43 3.8
#窑外分解窑水泥熟料 万吨 3.43 3.8
水泥 万吨 33.24 22.7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3.31 -2.2
砖 万块 704 1.0
玻璃包装容器 吨 -4,868 -24.6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98,606 38.0
2017全社会完成建筑施工产值52.03亿元,下降0.02%。其中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0.76亿元,增长25.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0.76亿元,增长26.3%。各类建筑施工单位签订合同额101.06亿元,增长12.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1.6万平方米,下降1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50亿元,较上年增长31.1%,其中第一产业12.22亿元,第二产业31.50亿元,第三产业95.7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构成为8.8∶22.6∶68.6。按投资额分:500万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3.56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76.30亿元;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9.64亿元。
表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万平方米
指 标 绝对数 增长%
总 计 139.50 31.1
按建设性质分:
新建 120.90 31.2
扩建 5.38 11.4
改建和技术改造 12.95 137.5
单纯购置 0.27 -67.85
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12.22 43.0
第二产业 31.50 5.8
第三产业 95.78 40.7
本年施工房屋面积 211.02 -3.5
#住宅 56.55 -44.2
本年竣工房屋面积 72.83 -33.2
#住宅 10.04 -81.9
高耗能行业投资17.3亿元,下降3.5%;基础设施行业投资74.14亿元,同比增长12.7%;民生投资18.81亿元,下降0.2%。
表6 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绝对数(亿元) 增长%
总 计 139.50 31.1
农、林、牧、渔业 12.22 43.0
采矿业 0.77 111.4
制造业 23.47 53.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7.26 -47.9
批发和零售业 1.36 71.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3.28 126.7
住宿和餐饮业 3.67 143.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04
房地产业 11.62 2.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3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0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9.56 -29.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0.39 44.7
教育 3.36 -18.4
卫生和社会工作 2.40 108.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4 -51.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0.71
全年亿元以上重点项目84个,当年完成投资74.14亿元,增长20.7%,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完成投资10.05亿元。
五、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公路运输业、重点服务业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完成全社会商业商品销售总额140.26亿元,增长15.9%,其中批发额117.25亿元,增长16.3%;零售额23.01亿元,增长13.6%。在商品销售总额中,限额以上单位销售额64.65亿元,增长20.6%;限额以下单位及个体销售额75.61亿元,增长12.2%。年末个体批零贸易业网点4989个。
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9.06亿元,增长12.5%,在营业额中客房收入1.94亿元,增长14.0%;餐费收入6.97亿元,增长11.8%。年末个体住宿餐饮业网点2296个,营业收入6.98亿元。
年末拥有各种汽车17817辆,较上年末增长4.0%。其中私人汽车16104辆,增长7.8%;各种载货汽车3961辆,下降10.3%;各种载客汽车13009辆,增长8.8%。
交通运输行业运行平稳。货物周转量52.86亿吨公里,增长12.4%;旅客周转量12.6亿人公里,增长2.1%。
重点服务业高速发展,实现营业收入31.70亿元,同比增长3.5倍,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兵团分区。
六、对外经济、招商引资与对口援疆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4.86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货物出口24.65亿美元,增长6.18%;货物进口0.20亿美元,增长34.72%。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287个,到位资金145.5亿元,完成兵团年度目标任务的107.78%,其中工业项目101个,到位资金21.8亿元。
全年对口援疆援建项目25个,年度总投资4.1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22亿元,完成年度项目投资76.85%。
七、金融
年末金融业各项本币存款余额127.55亿元,增长9.1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48亿元,增长11.20%;单位存款余额57.07亿元,增长6.66%。各项贷款余额66.39亿元,增长21.81%。
八、科技、教育、体育、卫生、文化事业
全师申请各类专利37项,授权1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项。利用科技专项资金补助授权专利10项,补助资金6.5万元。确定2017年度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基地6家。开展“科技之冬”活动,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980期,参加培训17.58万人次;举办科技知识竞赛13场,参与人数0.16万人次;播放科技录像226场次,观看人数2.92万人次;印发科技资料1.65万册,其中印发《伊垦科技》1.2万册。
年末拥有普通中小学26所,其中完全中学3所,十二年一贯制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中学16所,独立小学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幼儿园22所。教职员工3583人。普通中小学在校生2.73万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0.51万人,初中在校学生0.73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49万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0.03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0.60万人。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普及率100.0%,中小学双语教育普及率99.4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65%。2017年度团场学校投资0.9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新建运动场3个、特色校园文化建设5所。市内教育项目中央资金到位2152万元,援疆资金到位4600万元。26所学校完成了光纤网络宽带覆盖,互联网带宽达到150M以上。
年末拥有卫生机构285家,其中师、团医院22家,师团疾控中心19家,师团食品药品安全和卫生综合监督执法局5家。拥有病床1580张,卫生技术人员1890人。
2017年末,拥有业余文艺团体49个,拥有博物馆、纪念馆3个;农家书屋204个;师团文化中心20个,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174个;数字影院2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1家,其中师级电视台1家,团场广播电视站18家,企业广播电视站2家,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6.4%。获国家级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2名;获兵团级先进集体33个;1件作品获兵团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9人获兵团第三届“基层文化能人”称号。全年累计刊稿30067篇,其中中央级1166篇、省区级5073篇(均含网络)。《伊犁垦区报》在第二十七届新疆新闻奖评选中2件作品获二等奖;在2016年度兵团新闻奖评选中1件作品获二等奖,4件作品获三等奖;在第十一届伊犁新闻奖评选中2件作品获一等奖,3件作品获二等奖,4件作品获三等奖;全年共出版147期,期发行量1.3万份。师市广播电视台在2016年度兵团新闻奖评选中3件作品分获电视广播消息类、专题类三等奖;2件作品获评兵团“新春走基层”优秀作品,1人获评“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3部公益广告获自治区优秀奖。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24.52万人,增长4.9%,总户数9.73万户,男女性别比105.5∶100。人口出生率5.6‰,人口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长率0.4‰。
全社会年末从业人员11.0万人,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3.57万人,第二产业2.54万人,第三产业4.89万人,一、二、三产业人口结构比为32.4∶23.1∶44.5。
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37.75亿元,增长9.4%,其中团场22.39亿元,增长9.5%;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47万元,增长7.4%,其中团场4.79万元,增长8.0%。
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师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增长8.2%;连队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万元,增长9.7%。
师市已婚育龄妇女4.43万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有4.12万人,节育率为92.95%。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8.03万人,离退休职工6.13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数0.88万人,待遇领取人数0.09万人。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16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43万人。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7.99亿元,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23.68亿元,离休人员养老金支出5399万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征缴614.47万元,待遇支出145.09万元。五大社会保险费按时足额征缴,待遇及时足额支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
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全师登记非政工系列专业技术人员707人,其中事业单位604人,占85.43%;企业单位103人,占14.57%。按技术职务等级区分,正高级技术职务人员1人,占0.14%;高级技术职务人员190人,占26.87%;中级技术职务人员241人,占34.09%;初级技术职务人员275人,占38.90%。按专业区分,教育系列351人,占49.65%;卫生系列153人,占21.64%;会计系列6人,占0.85%;农业系列71人,占10.04%;工程系列97人,占13.72%;经济系列6人,占0.85%;新闻出版系列6人,占0.85%;科学研究系列6人,占0.85%;图书档案系列3人,占0.42%;其他(刑侦系列)7人,占0.99%。
全年低保对象4225户、782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309.4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05.3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482.26万元。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87.21万吨标准煤;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2.95吨标煤/万元,同比增长6.22%。其中按实物量统计,消耗原煤297万吨,汽油224.06吨,柴油2716.29吨,电力34.27亿千瓦时。
全年征收排污费1121.8万元。出动检查人员240人次,检查排污企业47家。共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90份,网上登记备案项目数294个。
全年发生2起死亡事故,3起重伤事故,师市年初挂牌督办的20项重大隐患整改率为70%。全年安监视频执法培训课程共10期,培训超过500人次。全年共检查企业300余家次,下达行政处罚文书16份,罚款总额为81.9万元;下达整改指令文书99份,发现隐患694项,目前已完成整改620项,整改率达到90%。
注:增加值、总产值的绝对数均为当年价,增长速度按2015年可比价计算。
主办:第四师可克达拉市 承办: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 All Rights Reserve
网站标识码 BT04000002 新ICP备 10002671号
公网安备 66040002000102